|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社旗民间习俗

社旗民间习俗

关键词:社旗生活习俗,生产习俗,民间节日习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社旗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heq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67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生活习俗

    建国前,社旗居民多用棉布染成蓝色或黑色穿用。建国后,城乡男子多穿中山装,女的穿列宁服,男学生穿青年服,女学生也有穿裙子的,男女服色多为蓝、灰、黑3种。“文化大革命”中除中山装和对襟衣裤外,一律斥为“资产阶级”服饰,男女服装四季几乎千篇一律。进入80年代,衣着发生了很大变化,颜色式样多彩别致,男的有中山装、青年装、西装、风衣等等,裤子有直筒裤、健美裤、喇叭裤等等。女的衣着更是多姿多彩,五光十色。有绣花衫、羊毛衫、拉链衫、各种颜色的风雪衣、春夏秋有连衣裙、西服裙、学生裙等。衣料以各种化学纤维为主,丝绸、毛呢、人造革、皮革服装时有更新。
    建国初期,解放鞋盛行,有少数八角帽,冬季带耳棉帽。“文化大革命”中,多戴黄军帽穿黄球鞋。70年代后期,戴鸭舌帽的逐年增多。老年妇女戴绒帽,中青年妇女戴风雪帽,围、勒各种颜色的方形、长形围巾、纱巾。童帽色泽鲜艳,式样多变。鞋由圆口、尖口布鞋、布靴、皮靴、塑料鞋、人造革鞋、皮凉鞋和解放鞋、运动鞋、旅游鞋。青年女子多穿高跟鞋。袜有绒袜、尼龙袜、毛线袜等。80年代后,女子有玻璃丝和长筒袜等。
    建国后,男子留平头、背头、偏分头,老年男子多剃光头,女子无论结婚与否,单辫、双辫、剪发均有,儿童有留木梳背、铁箍头。80年代以来,青年男子多爱蓄长发戴手表,有的戴戒指。中青年妇女有烫发、短发、披肩发,戴耳环,有的戴戒指、项链,儿童多戴手镯、珠子、项圈。
    社旗的饮食以小麦、玉米、红薯及豆类为主,辅以各种蔬菜。面食有细挂面、粗面条、宽面片、阔面页、扯面、板面、炸酱面、蒸面、呛锅面、麦仁汤、包谷糁、红薯面糊涂、绿豆汤、小米汤、大米汤等,还有油卷、锅贴、油条、枣花、火烧、煎饼等20多种。蔬菜有山药、藕、萝卜、白菜、葱、菠菜等上百样种,小菜有芝麻盐、酱豆、豆腐乳、韭花、糖蒜等。
    平日饮食,一日三餐。早饭称清早饭,饭称晌午饭,晚饭称喝汤,每餐食物干稀粗细因家境而异,饮料四季以茶水为主,辅以糖水、黄酒。80年代后有啤酒、健力宝小香槟等。肉食以猪、鸡、羊肉为主,鸭、鹅、兔肉为辅。水产有鱼、虾等。食用方式多样,有生食、熟食、热食、凉食、煮食等。
地方风味饮食:
    蹄花,又名压蹄,是上等酒肴。
    馓子,原名膏环、环饼或捻头。系用芝麻小磨油、小麦细白面炸制而成,条细色深黄,味香酥焦,是妇幼老弱滋补佳品,亦是亲朋交往的上等礼品。
    胡辣汤,以白胡椒粉为主要调料,佐以木耳、黄花菜、粉皮、海虾,以鸡汤为基汤,施糖色、面芡而成。清乾嘉年间赊旗镇内做胡辣汤的店铺有50多家。
    杂烩汤,以红烧肉、酥肉丸子、粉条、菠菜为原料,适口性强,多为商品,摆在街头巷尾或庙会周围叫卖。现在多设公、私食堂、饭馆内,无专门杂烩汤店。
    油酥火烧,俗称烧饼。以上等白面、酥油为原料,烙炕而成,微咸且酥易消化,焦香适口。社旗镇内现有30余家,唯赵明的油酥火烧竟争力强,食客总是排队抢购。
    硬面卷子,各乡镇均有销售,以陌陂为佳。其特点是面硬功细,掰时有嘶响声,显层次,呈菊花心状。食之,甘而适口,越嚼越甜。
    水煎包子,以粉条、韭菜、鸡蛋为馅的称为“素包”,以羊肉、牛肉、为馅的称为“荤包”。
    境内住宅大多坐北向南,先盖三间堂屋,谓之主房,后盖陪房。堂屋左边一间为上首,长辈居住,晚辈信右间,长子住房不离祖,陪房位置习惯在左边。盖房时忌讳习俗很多,如先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地基,前不应大路,后不应水沟,否则叫白水浇裆,主妇人跟外人顺跑。堂屋正门不准正对烟囱,对者叫“火箭穿胸”,亦不准对屋山,对者叫“出门难”。房屋后墙对大路者,立一砖、石,刻“泰山石敢当”。动式择吉日叫“看好”,清基扯红线、放鞭炮,叫驱邪、镇邪,开工日、上梁日、完工日备酒席,款待泥木工和邻里。上梁酒席上给领工师傅送红包称“封子”,上梁时多在梁上贴“上梁大吉”、“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或“擎天白玉柱,驾海紫金梁”,“吉星高照”、福禄祯祥“,后墙贴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陪房低于主房,一般厨房在主房左侧,喂牲口房和厕所在主房右侧。房前忌栽桑树,房后忌种柳树,院内不栽杨树。宅院格局有四合院,主房5间,两侧陪房各3间;半拉院,主房3--4间和一侧陪房;一进二院,前院后院;一进三院,有前、中、后院。居民建筑格局为一户一院。80年代后住房逐步向楼房发展,多为两层,一般为底3间上2间,或底4间上间,底、上相同。也有一层的,称为平房。

生产习俗

    社旗立春俗称“打春”。史载,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第年举行“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各地方官浴身服步行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使“芒种”举鞭抽打土牛,意在打去春牛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大忙开始。后来,春牛以纸糊成,内装五谷,鞭打春牛破,五谷四下流,象征五谷丰登,大囤尖小囤流之意。清时,南、唐、方、泌各县都是鞭打的活牛。县官叫衙役们将竹筒扎在地上,内装一根绒鸡毛,等到鸡毛飞上天时,迎天抽响鞭,牛走动,宣告春耕开始。故社旗周围至今仍把立春说成“打春”。并有“春雷动,阳气升”,“春打六九头,种上芝麻吃香油”,“春打五九尾,不种谷子也吃米”,“打罢春,阳气透,笑看富人穿得厚”等农谚。
    雨水,开始积攒农家肥,多为牛粪。现用塑料薄膜覆盖。
    惊蛰,天气变暧,万物萌动,育苗开始。
    春分,本县有“麦过春分昼夜忙”之说。春季过半,春耕开始。
    清明,本地有为死者上坟和“点瓜种豆”之俗。
    谷雨,“谷雨断霜”开始“种棉花”。
    “春争日,夏争时”。夏季生产习惯突出一个“抢”字。

    一、抢收。小麦蜡黄就收,农谚曰“七成收,八成丢”。

    二、抢种。收了小麦趁墒抢种秋作物。

    三、抢打场。“夏到不打场,再打是把糠”。

    四、抢管。“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及时定苗,锄草保墒。农谚曰:“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小麦是本县人民的主食和主要商品粮,在小麦播种、收获各个五环节中都有一定的习俗。
    夏收前举行“小满会”。旧时,唱敬神戏,保佑夏收平安;现为物资交流会,置买夏收用的镰刀、桑杈、掠耙、牛套等农具。
夏收时,进场不带火,不吸烟。不许赤身娃娃进场,忌“净光”。打场时不准说“少见”、“没风”、“净啦……”等话。
    立夏,开始收获和移栽早红薯。本县有“立夏见三新——大蒜、樱桃、豌豆”之说。
    夏到,是秋田管理紧张季节。“春争日,夏争时,中耕锄草不宜迟”。农谚有“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朵花;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秋天开始耕地的第一个五更,农户给牛包饺子拌入槽内,边搅边念叨:“打一千,骂一万,头一五更变顿饭”。天明下地,给每人牛带两个高梁馒头,待犁够歇时,停下来让牛倒沫,再开始动犁前将馍喂牛。后来此俗变成正月初一早饭给牛草里拌饺子。
    耕地分顺斜。
    顺耙:俗叫“刷”或“捋”。以牛牵引,人站耙上,一耙挨一耙,此端到彼端。
    斜耙:从地头的大角扎耙,到边拐直角,一耙挨一耙,耙严后,等于顺、横两遍,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
    “天婆除涝”。秋雨连绵是本县气候特点之一。为了除涝,当地群众有扎“扫天婆”之习俗。“扫天婆”用秫秸人身上,手执扫帚苗,县门前,随风摆动,意将天上的乌云驱散。建国后此习俗逐渐消失。
    立秋,本地有“立罢秋,挂锄钩”之习俗。早秋作物将成熟,不再锄草。
    处暑,暑尽天凉,本地有“处暑不种田,想种等来年”农谚。
    白露,夜间有露水,开始收获高梁和早玉米。腾茬子,早耕,小麦备播。
    秋分,秋季过半,送烘犁地,备播小麦。
    寒露,大规模麦播开始,谚曰“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
    霜降,种麦高潮,谚曰“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晚秋普遍成熟,收获紧张阶段。
    立冬,播种小麦结束,开始移栽油菜,切晒红薯干。
    小雪,开始降雪。“小雪不破股,大雪不出土”,此时播种小麦,产量不高。开始拉沫子,为牛铺备土。
    大雪,气候变冷,本地习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整修道路,搞副业生产等。下洼、陌陂、郝寨等乡,深加工红薯,多层增值,是生产粉条、粉皮盛期。
    小寒,进入严寒期,人们注意人、畜过冬的安全。
    大寒,进入最冷期,本地有“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之俗语。
    积沫子。“千家万户,沫子粪土。”这是冬闲变冬忙的谚语和习俗。家家户户将沫子拉至牛屋门前,堆如小山。少则几十车,多则数百车。
    抬积雪。每逢大雪后,农民将地头、地边沟内积雪抬进麦地肥田。翻修“土地庙”,敬奉“土地爷”。春节时请土地爷回村,与老天爷同享一炉香。建国后,此习俗逐渐消除。

民间礼俗

    社旗县内的主要通礼有:结婚送彩礼,打发闺女出门添箱,丧日吊孝,”五七“烧纸;逢年过节,相互看望;老人做寿、添丁祝贺;友人见面,握手问好,客人到来,主人迎于门外,延客入室后,请客坐于左边,;在酒餐桌上,客人不放碗筷,主人及陪客不能先放下;送客时,客人前边走,主人随其后,一般送至大门外或路口等。
    建国前的婚嫁,均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而定,一般由以下几个过程。提亲。订婚。成亲。拜堂。谢天地。
    建国后,婚礼只举行简单的仪式,即由男女双方备置糖果,邀请亲朋好友聚会,新郎新娘行结拜礼即成。也有择吉日,摆宴席,送贺礼等。娶亲所用运输工具已由拖拉机和汽车替代了牛车和自行车。
    妇女怀孕。俗说“有啦”、“双身子”“有喜了”。孕妇一般不串门子,不走亲戚,不攀登高处,但可回娘家。
    50岁以前的生日称为“过生儿”,到50岁称“半百之年”,生日称“寿辰”或“寿诞日”。是日,早上要煮鸡蛋、炸油条、喝面疙瘩等;中午吃捞面条,叫寿面或长寿面。儿孙晚辈要叩拜、行礼,称“做寿”或“祝寿”。
    一般情况是父母五六十岁时就开始准备棺木、寿衣,操持后事。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先穿寿衣,后大哭。随将老人遗体放置堂屋正间,叫“挺箔”。出殡之日,棺内铺放棉花,将遗体从堂屋移出,上罩席棚遮天,下有儿、女、至亲6人叩手,慢慢移入棺内,盖顶封严,叫做“关殓”。建国后,丧葬简化。国家干部职工死亡,所在单位为之举行追悼会,子女、亲友戴黑纱、白花、送花圈表示哀悼。
    县境大部分称谓都存在着书面与此习俗称谓的明显差别。
    曾祖父母 口语称作老爷、老奶。
    祖父母 口语称作爷、奶,祖父如为多兄弟,则加排行,称大爷,大奶,二爷二奶等。
    父母亲 称伯称妈(或娘);父亲为排行老二的称爹称妈,排行老三的称叔、称大、称婶等。近年在干部职工中子女对生父母多称爸妈。
    回族婚姻习俗,讲究自愿结合,禁止父母包办。姑娘出嫁,婆家不迎娶,女家安排送客送新娘及嫁妆。婚礼不放鞭炮,旧时宴席不喝酒。
    近年来,回、汉通婚的不少,但汉族一方,不论男女,都必须自愿信奉伊斯兰教,自觉遵守回族教规。
    回族办理丧事讲节俭,求清洁卫生。回族死者尸体在家停放不过3天,不穿孝,不大哭,不陪葬衣物。开斋节,又称“大尔代”节,为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

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阴历年”,又曰“年下”。民国时定名为春节。放假5——7天,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形式多样,花样新鲜。
    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初六大开张 取“六顺”之意。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俗称“灯节”。
    二月二 二月初二,亦称“龙抬头”节。
    寒食节 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旧时此日不动烟火。现已无此俗。
    清明节 时间无固定之日,多在农历二月底或三月初。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社旗民称“五月耽误”。
    六月六 旧时农历六月初六,闺女回娘家看望父母。俗谚:“六月六,请姑姑”。
    七月七 传说每年七月初七,为牛郎会织女之日。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故称仲秋节。为家人团员之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九九重阳节”。此际,秋高气爽,五谷丰登,是重要的家事时节。
    十月一 民间传说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民间有十月一上坟烧纸之习俗。
    冬至节 为农事二十四节令之一,无固定日期。届时家家都要吃饺子。
    腊八儿 农历腊月初八日,俗称“腊八”。是日早饭多吃“腊八粥”。
    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下”。是日炕火烧馍,喝豆腐汤,吃灶糖。过罢二十三,本县群众有“二十三,小年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花画;二十九,去买酒;三十儿捏鼻儿     (包饺子);初一儿拱脊儿(即拜年叩头)”之语。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俗称“除夕”。是日夜,全家围坐,俗称“熬年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62553554 传真: 邮箱:13462553554#163.com
地址:社旗县金开电子商务产业园 邮编:473300
Copyright © 2004-2024 社旗在线网络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