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厚重赊店系之五十八大书法家傅山与悬鉴楼匾

厚重赊店系之五十八大书法家傅山与悬鉴楼匾

关键词:厚重社旗,悬鉴楼匾,悬鉴楼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社旗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coowa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01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赊店有座山陕会馆,会馆里有座天下驰名的古戏楼。戏楼气势恢宏,装饰华美,是中国古戏楼的典范之作。这座戏楼的点睛之处便是戏台之上飞檐之下的“悬鉴楼”巨匾。其中“悬鉴”两字端庄浑厚,俊朗飘逸,肌肉丰满,骨力倔强,观者无不叹服。这两个字是傅山书法真迹,说起傅山,赊店还流传着他的一些故事呢。


悬:悬挂。鉴:镜子。悬鉴典出《新唐书魏征传》: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这里把戏楼比做高悬之镜,借演前朝古代的故事,让人们来品评前人的成败得失,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傅山是山西阳曲人,书香门第,祖上数代为官。他才华天纵,诗、书、画 、医无不精通。他的字取法古意,别出心裁,于古拙中彰显洒脱傲然个性,被称为“清初第一写家”。他医术高超,尤精儿科、妇科、男科,他的医学著作,流传至今。他傲视权贵,即使皇上召见也不屈膝折腰。因此,他在民间享有盛名。

且说康熙初年,万里茶道已经打通,不少山陕商人奔走在这条道上,开了眼界,赚了许多钱。傅山的家乡就处在这条道上,他常常看到商人们骑着骡马,南来北往,路上扬起一阵阵烟尘。一日,他站在家门口,心想: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傅山读书虽多,但很少远行,世间见闻,远不及家乡走南闯北的普通百姓。如今慈母后事已办,儿女已长大成人,正是无牵无挂的悠闲时期,何不到外面转转呢?正思忖间,忽见有人骑匹快马来到门口,这人看到傅山,收缰下马,言道:“您是傅山先生吧。我是邮差,这是您的信件。”傅山接过信件,谢过邮差,看起信来。看着熟悉的字迹,他开心地笑了。这不是老朋友孟逢卿的信吗?孟逢卿和傅山年轻时同拜家乡的一位名医学医,志趣相投,交情厚如兄弟。傅山展开信,细细地看起来。“傅山兄,见字如晤,多年不见,内心十分思念。自十多年前分别,我便来到河南的赊旗镇。这个地方想必你也知道,它是近年兴起的水陆码头,水路南达江汉,陆路北通汴洛。我们山陕商人在此谋生的人甚多,大宗生意,几乎被我们山陕人垄断了。为了同乡议事、联络、旅居的方便,大家各捐赀财,在赵河北岸兴建规模宏大的关帝庙,主体工程不久就要竣工,你来后,咱们抽空瞧一瞧……我到这里后,先给广和堂药店当司药,后来,主人见我医术可以,便让我做主治医生。近年,主人年岁已高,精力不支,见我忠诚可靠,便把店里的事物统统交给我处理。俗话说,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主人这么信任我,我总在想如何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以报主人的知遇之恩。可我自知能力有限,恐难承担主人的重托。后来我想到了你,你博学多才,精于医道,誉满全国,你能到此帮我一把,定能助我事业青云直上。别不多谈,见面再叙。”读着孟逢卿的信,得知朋友一切顺利,事业有成,傅山很是高兴。朋友热情邀请,更使傅山觉得心里很暖和。

第二天,傅山整理好行装,告别家人,骑着毛驴,在侄儿傅仁的陪伴下,开始了南下赊店的行程。

却说这年春天,傅山叔侄一路风尘,到达了赊店北郊的漫流寨。漫流寨南便是流水汤汤的潘河,潘河的上源是方城七峰山南麓的黑龙潭。据说黑龙潭是个大海眼,泉水由潭底上涌,喷珠吐玉,呼呼作响,形成潘河一年四季永不干涸的水源。傅山来到潘河岸边,不由得被两岸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只见潘河自西向东,蜿蜒流来。河岸陡峭,河水清莹,岸边长满了野花野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花儿,烂漫地开着,空气里飘荡着时淡时浓的香气。水里三三两两的野鸭,悠闲地游来游去。河滩上,白鹭有的立着双脚,懒洋洋地晒太阳,有的飞向水面,衔起鱼儿,张着翅膀,在空中滑翔。河道上,西边有船向东驶,东边有船向西驶。傅山心想,这大概是商船了。

他叔侄俩乘船过河,走不数里便来到赊店镇区。只见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街道上不时过来一匹匹满载货物的骡马,叮叮当当的铃声回荡在街道上空。街区里,不少地方在清理地面,挖掘地基,准备修建房屋。“先生,买点春茶吧,我们店有刚从武夷山运来的新茶,味道可好了。”当傅山从一家茶店门前经过,一位十五六岁的小伙计跑过来,向他推销茶叶。傅山喜欢喝茶,听说是新茶,爽快地要了一包。

走到城南,更觉热闹。骡马的叫声,号子声,众人的喧哗声,响成一片。傅山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到了高高凸起赵河岸边,举目四望,只见河道曲折,水流和缓,河里游动着一个挨一个的货船。一些准备靠岸卸货,一些装满了货准备出发。码头上人头攒动,装货、卸货忙个不停。傅山暗暗称奇,想不到一个内陆城镇竟这么热闹。

“先生,先生,对不起,您刚才买茶,我少找您五文钱。”傅山正在观景,刚才的的小伙计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面前。“怎么回事?”傅山问。“实在对不起,刚才生意忙,我误把分量少些的一包茶叶给了你。主人知道后,特意叫我把您多给钱的退还您。”小伙计脸上布满了羞愧。傅山的心被触动了,他抚摸着小伙计的头说:“小伙子,谢谢你,这一丁点钱,害你从街北跑到街南,我不要了,你留住用吧。” “先生,这可不行。要是我的主人知道了,我别想在那儿干了。再说,以上我已做了错事,怎能一错再错呢。”说着,小伙计把钱放到傅山手里,施个礼,回去了。

那时,“广和堂”药店还在赵河南岸,傅山叔侄乘船过河,上岸不几步,就看见了广和堂的大招牌。他俩走进药店,看到屋里坐满了人。孟逢卿正低头凝神为病人把脉。发现有人来,抬起了头。“呀,这不是傅山兄吗,可把你盼来了!”孟逢卿看到傅山,心情无比激动,慌忙起身,差点儿把桌上的茶杯弄翻了。他拉傅山坐下,边看病边向傅山问长问短。待看完病人,已近中午。孟逢卿约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到刘秀酒楼,共同为傅山接风洗尘。刘秀酒楼是赊店当时规格最高的酒楼。它依河而建,台基高筑,楼体高耸,雕梁画栋,八角凌空。登上顶楼,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宴席间,孟逢卿兴致勃勃地向傅山谈起了赊店的古经。酒神仪狄在此访得名水,酿就龙泉御酒;白水真人在此赊旗访将,成就中兴大业;汉光武御封赊旗镇,小城镇独享九座城门尊荣。风水家言此地山屏水绕,是上善宝地。……傅山听得入了迷,感叹道:“这里真是福地也!”

回到广和堂,孟逢卿为傅山泡上新茶,询问药店的兴盛之道。傅山说:“我就说一下个人的粗浅之见吧。 要想药店兴盛、长久,首先识见要高。不要把药店仅仅当作一己的谋生之具,而要把它当作救死扶伤、济世利民的事业。其次,医术要精,服务要诚,药价要合理,经营要灵活。第三,要依据古方或自己成熟的经验,制作汤、丸、散、膏、贴等各种剂型,以方便老百姓,也利于把自己的堂号传到更远的地方。……” 他俩谈了许久,孟逢卿对傅山的建议不断点头称是。最后,孟逢卿说:“还有重要的一点,要借重你的名气,把咱们的广和堂宣传出去。” 傅山谦逊地说:“不敢当。不过,我愿意尽我的微薄之力。”

次日,风和日丽,云柔天蓝。广和堂前围满了人,正在看刚刚贴出的“名医傅山义诊通告”。说起傅山,不少人知道他是位忠贞义士和大学问家,还不知道他精通医术呢。大家都想一睹名人风采,不管有病没病都围了过来。不一会儿,店门大开,傅山从后院走了过来。他头挽发髻,身着长衫,手执折扇,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见了众人,他深施一礼。大家围拢过来,七嘴八舌,不住地问这问那。待静下来之后,傅山向大家介绍了他来赊店的缘由、自己近几天看病的种类,交待了诊病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义诊开始了,大家都争着向前,店里一阵躁动。孟逢卿让大家排好队,依序看病。傅山神情和悦,细细地给每位看了病,需要吃药的给开了方子,这样一直不停地忙了一上午。下午来的人更多了,傅山匆匆忙忙地吃几口饭,便开始接诊病人。其中有一个妇女,肚子胀得鼓样大,难受得不住地哼哼。傅山问:“啥时间得的病?”妇女说:“得病有三个多月了。” 傅山又问:“你知道得病的原因吗?” 那个妇女说:“当家的好喝酒,经常喝醉,我不叫他喝,他便骂我,有时甚至耍酒疯打我。为这事我俩经常生气,气着气着就得上了这个病。没少找先生看,就是看不好。为治这个病,家里穷得叮当响,再没钱看病了。先生,您就救救我吧。”傅山说:“你当家的来没有?” “我就是,我就是。”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诚惶诚恐的男人。傅山对那个男子说:“你想不想叫你妻子好病?”“怎么不想啊?先生您说怎么办,我一定照着做。”傅山说:“一,以后不准醉酒;二,不准打骂妻子;三,每天用葱、姜和藿香在你妻子面前熬汤,每天九次,熬时,要面带笑容,对妻子毕恭毕敬,熬好后,要双手奉上。做到做不到?” 那男子虽心存疑惑,但还是连声答应:“好,好。我一定做到!”

天近黄昏,傅山才把门前的病人诊治完毕。这时,一个人四十来岁的农民,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他哀求道:“傅先生,你能不能到我家去一趟?我母亲痰壅,呼吸困难,卧床半年了。用了许多方法治,都没有效果。听街坊说,你看得好,我就来了。不知您方便不方便?”傅山说:“别客气!我来就是治病的,只要能为大家帮上点忙,我心里就高兴。可我不能保证会不会有效果。”那人说:“我把母亲的寿材都准备好了,即使没效果,我家也不会责怪您。”于是,傅山跟着那人来到他家。果然,院子一边已放置了一副棺材。傅山来到病床边,看看病人的脸,又把了把脉。对那人说:“你母亲的病还有救。现在,你就找十五个蒜瓣,把蒜瓣捣成汁,再加半碗水,让 老太太饮下。”那人赶紧找来蒜,捣碎加水,端到床前,连劝带灌,让病人喝了下去。不一会儿,老太太开始呕吐起来,接二连三呕出的东西有两碗多。等老太太停止呕吐,她的呼吸顺畅多了。傅山吩咐那人给老太太熬些小米汤之后,就回去了。

第三天,天还没亮 ,广和堂门口已有十几个人。等傅山起床,门前已黑压压站了一群人。傅山顾不上细细梳洗,就坐下来给人诊病。这些人有新来的,有昨天看过病的。新来的诉说着自己的病情,昨天的患者争着说药物的神奇疗效。忽然,人群后一阵骚动。“李老太活过来了!”“不是已经给她安排后事了吗?这会儿咋精神神的。”傅山抬起头,看到昨晚躺在床上呼吸短促、病态恹恹的老太太穿着新衣服,在儿子和孙男弟女的簇拥下,满面笑容地走了过来。他们来到傅山面前,跪下就拜,连声感谢先生的救命大恩。傅山马上把他们搀起,说:“可不能这样,这是老太太的身体还有恢复能力,不能算是我的功劳。”李老太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放到傅山手里说:“傅先生,我是个穷老婆子,您的救命大恩我无以为报。这是我当新娘时娘家陪送我的金簪子、银镯子,我一直放在箱底,舍不得用它、卖它,今天我把它送给您了,您一定收下。”傅山忙把红包放回李老太手里,说:“谢谢您的好心意,可东西我不能收。我到哪里都能养身活命,这足矣。你能好病,我就感到快乐和幸福,对我来说,这比什么都要好。你快拿回去吧。”李老太又推让一会儿,见傅山执意不收,叩个头,千恩万谢地回去了。

日近中午时,孟逢卿悄悄来到傅山身边,低声对傅山说:“刚才南阳县公差来到,想见你,你正忙,我叫他有话让我转达,他说,近日县丞携家眷在赊店游玩,夫人突然身体不适,想让你中午到镇公所小坐一会儿。”傅山略知一些县丞的骄奢行迹,对孟逢卿说:“老弟,你知道我的脾气,向来不与官府打交道,他要看病,让他来,我自会悉心诊治,镇公所我是不去的。请你妥善处理一下此事。”

到了中午,傅山和孟逢卿正在用饭,四个公差抬着县丞夫人来到了广和堂。孟逢卿赶紧迎接县丞夫人到后院,傅山吃罢饭,来到后院。县丞夫人站起来说:“久仰傅先生大名,今日相见,幸甚。刚才,奴夫邀请先生小坐,先生为何推脱?”傅山应道:“夫人有所不知,傅山虚得美名,实是一个布衣平民,以医术糊口,云游天下,足快我意,向不与达官显贵交接,还望夫人见谅。”孟逢卿端来茶水,请二人饮茶。二人坐下,饮口茶,傅山开始为夫人诊病。“夫人是感些风寒,服些药,很快就会好的。”切罢脉,傅山对夫人说。看完病,夫人很高兴,带上药,坐上轿,喜滋滋地走了。

下午,诊病时,出现一例奇怪的病例,一个十五六男孩,皮肤红肿,上面布满了白屑。男孩向傅山说,他皮肤经常瘙痒,不得不用手挠,到很多地方治,都没有多少效果,心里很苦恼。傅山细细观察男孩的病状,又把了把脉,对男孩的母亲说:“这种病我还没遇见过。不过,我听人讲过这种病。你们家是不是有人放高利贷?”男孩的母亲不好意思的说:“他爷爷经常放高利贷,他爸爸有时也放,但这与孩子的病有什么关系?”傅山说:“今天不是细说病因的时候。要想孩子好病,就放弃放贷。”女孩的母亲说:“俺家几代都是单传,只要能好病,我怎样做都行。以后我叫他爸永不放贷了,也让他爷爷不这样做。”说罢,谢过傅山,拉着她的儿子回家了。到家,把傅山所说的话向孩子的爷爷转达了一遍。孩子的爷爷说:“只要孙孙病能好,我放出去的钱连本带利都不要了。”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男孩皮肤上的白屑“刷刷”掉了一地。男孩的母亲高兴得飞跑到广和堂,告诉了傅山。傅山说:“只要你们永不放贷,孩子的病很快就会好的。”广和堂前里三层外三层的乡亲听到这件事,无不感到神奇。

“请让一让,让一让……”大家正在议论刚才的奇事,忽听人群后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一位中年人领着一位小伙计走上前来,只见小伙子的一只手用布包着,布上淌满了鲜血。坐在傅山面前的患者赶紧让开。小伙子坐下来,傅山解开小伙子手上的布,询问流血的原因。小伙子说,他是瓷器店的,负责盘点瓷器和检查瓷器的质量。瓷器自南方用船运来,虽经精心挑选,难免有些还有瑕疵,另外,瓷器在搬运过程中,也有被碰坏的。他依主人的要求,把有毛病的瓷器挑出来,砸毁后扔到西边的瓷器坑。他的主人说,瓷器是名贵器物,绝不能让一件有毛病的货品流入市场而坏店铺的名气。今天,在砸瓷器时,用力过猛,手被飞溅的瓷片割破了。傅山听完小伙计的叙述,不由感叹道:“前天有茶店为五文钱派伙计从街北跑到街南,今天有瓷器店为信誉毁弃残次品, 商人能如此秉持诚信,何愁事业不兴!此地真是商道乐土啊。”

晚饭时,孟逢卿兴奋地对傅山说:“傍晚,县丞夫人派人传信说,她吃了你开的药,感觉好多了。叫我代她谢谢你。”傅山听了很高兴。吃罢饭,傅山打开行李,从里边拿出几本笔记,递到孟逢卿手里说:“这是我多年行医的经验记录,你好好看看,空闲时候咱们切磋切磋。”孟逢卿动情地说:“你的经验都是无价之宝啊,你全拿出来,叫我怎么感谢你呢。”“老朋友了,别说外气话。”傅山握着孟逢卿的手说,“你头脑好用,把你我的经验融汇到一块儿,你的医术会臻于化境的。我相信,广和堂会越来越兴旺。” “有你的鼎力支持,我们的堂号肯定如你所说,会越来越红火。”孟逢卿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临睡前,孟逢卿对傅山说,他已写了告示,明天义诊停止一天,让傅山好好休息休息。傅山说:“好吧,明天早上我想出去练会儿剑,你就不要等我吃饭了。”孟逢卿答应了。他知道傅山酷爱剑术和拳术,这两项都有很深的造诣,。平时他天天坚持练习,这几天忙于诊病,对于自己的爱好只能忍痛割爱了。

翌日,东方刚露鱼肚白,傅山便提剑出了门,来至东边河湾边的一处高地。这里地势平坦,地面光滑,周围林木茂密。站在岬角,可以尽览曲曲弯弯的河道。缓步而行,微风不时送来水草和野花的清香。傅山脱下外褂,提起剑,面向东方,舒展腰身,一招一式地操练起来。他的动作,初如风吹杨柳,悠游婉转,接着如鹿跃平川,潇洒灵动。后来如饿虎下山,矫健威猛。点、挑、刺、劈,勾、抹、砍、崩,扑跌滚翻,变幻无穷。远远望去,只见一道道白光在闪动。

“先生好剑术!”待傅山收剑,背后树林里传来一阵赞叹声。傅山回头,看到树林边站着一个浓眉大眼、气宇轩昂的彪形大汉,那健壮的身材、犀利的眼神,一看便知是个习武人。那大汉快步走到傅山面前,抱拳施礼道:“您是傅山先生吧。我是晋商护镖镖头戴山勇。”“鄙人正是傅山。”傅山还礼道,“花拳绣脚,老弟见笑了。”戴山勇再次施礼道:“先生忠肝义胆,文武双全,名闻天下,晚辈十分佩服。近日知先生到赊店,正想找机会拜会,领教剑术拳法,不想在此相遇。我闲日也常常在此习武,前天我从俄罗斯押镖回来,要休息几天。盼先生常来这里,晚辈也好见教。”他俩谈话间,只见孟逢卿匆匆自西边走了过来。“戴镖头也在这里。傅山兄,走,咱们三人一块儿到对岸吃些饭,然后看看我们山陕人建的关帝庙。”

三人乘船过河,来到北岸。到一家餐馆,戴山勇说:“今天我请客。”他点几个菜,要了一小坛赊店老酒,几个人兴致勃勃地喝起来。席间,戴山勇讲了押着镖南下江汉、北上汴洛的种种趣事,引得傅山和孟逢卿不住地开怀大笑。

饭毕,他们三人一起来到了离河岸不远的关帝庙。这座庙是由山陕商人积数十年之赀财建成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同乡开会议事、联络感情、交流商讯、提供旅居、处理纠纷。那时,河北、河南、湖北、福建、湖南、安徽、江西、广东等十几个省的商人也发现了这块黄金宝地,纷纷在此购地建房,发展生意,山陕商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兴建关帝庙凝聚了山陕商人的力量,树立了山陕商人的商业形象,使山陕商业始终独占鳌头。

关帝庙前是两尊高大威猛的圆雕石狮。庙内青砖铺地,空间开阔,苍松翠柏,分列两旁。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戏楼、牌坊、卷棚、大殿,高度顺次递增。两侧是东西廊楼和道房。这些建筑均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雕栏画栋,重脊飞檐。远远望去,关帝庙鹤立于周围众房之上,宛如玉阙仙楼。

庙里常住道士一看戴镖头领着两个人来了,马上迎上来,当起了讲解员。他说,这里的主体建筑从后至前花费多年才陆续建成,戏楼建成还没几天呢。戏台有一人多高,拾级而上,可达台上。戏台青石铺地,空间宽敞。台面上四根高大的石柱高高擎起上面的屋架,四柱正面各刻楹联。一联曰:“勿说是戏,戏里有往昔故事;莫论为古,古中蕴今日名理。”另一联曰:“数十朝故事今犹见之,几千载古人如复生也。”台柱之上与屋架飞檐之间留一很大的长方形空白,道士讲,设计者想在这里挂个匾,会首们近几日正急着找人写匾呢。看罢戏楼,他们来到拜殿,拜殿上方挂满了烫金匾额。“仁勇义刚”、“正气浩然”、“ 清风在怀,明月当头”、“义冠千秋”……匾额上的字,个个厚重洒脱,遒劲有力。迎面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功夫精湛的楹联:“庙貌永巍峨重新阊阖开宫殿,神灵常赫耀共肃衣冠拜冕旒”。道士讲,山陕商人原先建有一座关帝庙,因年久失修,朽坏了,这是移址新建的。看着修得金碧辉煌的拜殿和大殿,傅山不住地赞叹。

“傅先生,傅先生,”他们三人正兴致勃勃地参观,忽听后面一个人在喊,“傅先生啊,我刚才找了好多地方,总算把你找到了。”傅山回过头一看,这不是经营茶叶生意的常玉春吗?在故乡,傅山与他见过多次面,交情很不错。常玉春快步走到傅山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傅山兄,知道你近日在赊店,我和诸位会首们都想见见你,一来为叙旧,二来为帮我们支支招。我说你这几天忙,过几天再说,他们说戏楼上要嵌匾额,急需你的墨宝,叫我先到广和堂打探打探,伙计说你一大早就出去了。真巧,你就在这里。”他乡遇故知,傅山动情地与常玉春拥抱在了一起。

进入大殿的议事厅,常玉春一边请大家喝茶,一边征询大家对戏楼匾额内容的意见。孟逢卿、戴山勇齐声说道:“傅山兄才高八斗,学识海内闻名,还是请傅山兄发表高见吧。”傅山推让一会儿说:“古人云: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关帝庙内建造戏楼,上演戏剧,目的就在于使人以戏剧中的人物为鉴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一个像关公那样的大仁大义、大忠大信的人。我想把我们的戏楼命名为‘悬鉴楼’并题于匾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众人听罢,无不击掌称绝。常玉春说:“我准备笔墨,有劳傅山兄了。”

不一会儿,常玉春把木匾和笔墨准备妥当,专等傅山挥毫泼墨。傅山说:“书道讲究的是精气神,请大家暂且回避,让我调整一下精神。”三位退下,傅山独自坐在大殿,放松身体,静静地闭目养神。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他慢慢睁开眼,从腰间摸出一个酒葫芦,放到嘴边,一饮而尽。然后,手舞足蹈,练起了拳脚。待他双手扣合收功之后,来到书案,气定神闲地提起笔,全副身心倾注右手,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三个斗大行草字“悬鉴楼”。这三个字,笔墨酣畅,潇洒遒劲,润燥兼备,笔势汪洋恣肆而略内敛,极具张力。写完这三个字,傅山长长舒了口气。三位过来观匾,都被这绝妙的书法给震慑住了,他们反复地端详、把玩,不住地赞叹。

日近中天,常玉春邀请傅山、孟逢卿、戴山勇到刘秀酒楼就餐,孟逢卿、戴山勇借故推脱离去,傅山推脱不掉,只好客随主便。还没到酒楼,七八位衣着光鲜的商人就迎了过来,常玉春忙逐一介绍,大家都十分高兴。原来,这些人都是山陕商会的会首。在傅山写字之际 ,常玉春已交代手下通知各位会首,到酒楼聚齐。大家听说是与家乡名人傅山相会,自是万分高兴。宾主落座,酒菜上齐,各位会首频频举杯敬酒,傅山也不推辞,举起杯,喝了个干净。酒酣耳热之际,会首们向傅山询问商业兴盛之道。傅山说:“从全国范围讲,我们山陕商人与各地商人相比,可谓各有千秋。论关系,我们不及京商;论文化,我们不及徽商;论精明,我们不及浙商;论拼闯,我们不及闽粤。但我们自己也有别人不及的最大优势。那就是,我们最重道义,我们最讲诚信。同时,我们这一优势也最重要,因为这不仅是商道之根,也是人道之根。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自身优势,外树形象,内强能力,精诚所至,何愁我们不兴旺发达!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投巨资兴建关帝庙,是我们的大手笔,也是我们的经商智慧,这不只把我们山陕商人凝聚到了一起,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我们山陕商人重义守信的形象。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前景无限光明。我相信将来有一天,这里会闻名天下。那时有远见者会再建造一座规模更宏大、建筑更精美的庙宇。”会首们听了傅山这一席话,精神倍受鼓舞,热烈的掌声响了一阵又一阵。

傅山给戏楼题字的事很快在全镇传开了。不少人来到关帝庙来欣赏傅山的墨宝。商人们更是多了一个心思,都想请傅山为自己的门店题字或写对联。他们把这个想法转达给了傅山。傅山说:“大家想让我写几个字,我感到很荣幸。但实在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一是看病人多,难以抽身;二是我从不随意给人写字,让我写字,要有我能接受的理由。”有人说:“傅先生,我们知道你的为人风格,你就直接说吧,什么样的商户你才给他写字。”傅山说:“经商之道,重在诚信。那么,就以诚信为标准,咱们集体公议,评出前三十名,怎么样?”大家齐声说好。经过一个时辰的评议,最后对所有商户统一打分,前三十名出来了。趁热打铁,傅山就势在关帝庙为前三十名经商诚信者各撰写了一副对联。一茶叶店的对联是:“一壶香茗清肺腑,半山晴翠阔襟怀”。一瓷器店的对联是:“明灿如锦天工裁,莹洁胜玉妙手得”。一独玉店的对联是:“天性娇婉若西子,风骨傲岸比文山”。一书画店的对联是:“梅兰清矍自高雅,松竹干云任风流”。一珠宝店的对联是:“仙凡共仰属珠玉,天地同瑞有芝兰”……得到傅山墨宝的商户喜滋滋地走了,其他的商户焦急地问傅山:“傅先生,以后还举行这样的活动不?”傅山微笑着答道:“以后我再到咱们赊店,肯定还会举行这样的活动。”这些商户听了傅山的回答,像吃了定心丸,满意地笑了。

待傅山回到广和堂,太阳已经偏西。尽管孟逢卿贴了告示,可还有许多人围在门前等待着傅山。看到傅山回来,大家一下子拥了过来。傅山首先向大家表示了歉意,然后逐一进行诊治。正看病间,前两天得气鼓的那位妇女高高兴兴地跑来了。她一手拎一只公鸡,来到傅山面前,深施一礼,激动地说:“傅先生,您真是神医呀。喝了您开的药,我得了几个月的病,一下子全好了,并且当家的也改邪归正了。现在他不耍酒疯了,对我也好了。您真是救了俺全家呀。我没有什么好报答您的,这两只公鸡您补补身子吧。”傅山说什么也不要,那妇女只好把鸡拎了回去,边走边念叨着:“傅先生真是世上难找的好人啊。”

那几天流行眼病,傅山听说赊店西的桥子头盛产珍珠,就派人到那里采购,然后,以珍珠为主药,制成了“珍珠明目散”“珍珠护眼丸”“珍珠滴眼液”等药,治好了许多患者。

在傅山义诊过程中,孟逢卿只要没事,就和傅山坐在一起。遇到疑难病,他们共同商讨处理。看到傅山太忙,不少患者主动找孟逢卿诊治。通过与傅山的深入探讨交流和自身的实践,孟逢卿的医技日渐炉火纯青。他声誉鹊起,成了镇区最知名的医生。傅山与他共同研制的一系列膏、丸、散、贴药品,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销售了十几个省。后来,广和堂药店随着生意的发展,由南岸迁入了北岸的繁华地带。建有门面五间,仓库作坊十间,住房二十余间,雇有店员四十余人,其生意一直延续至如今,这些都是后话了。

且说傅山在赊店义诊持续了一月有余,救治了数千患者。在这期间,傅山不仅把自己行医的宝贵笔记拿给孟逢卿看,而且把自己的独得秘术也一一传授给了孟逢卿。一日,常玉春来见傅山,对他言讲,近日,他打算到武夷山采购新茶,问傅山想不想一起结伴同行,顺便游历江南。傅山听后很高兴,他素有游遍天下之志,如今机遇来临,怎不使他心花怒放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孟逢卿说了,孟逢卿虽想多留朋友些时日,但他最了解朋友的志趣,所以就欣然答应了。

出行的日子到了,傅山早早起来,把行李准备停当。孟逢卿则为傅山安排盘缠,生火造饭。两人满怀的离情别绪,都凝聚在殷殷的叮嘱中。过了一会儿,常玉春来接傅山了。他们一起来到宽阔的码头,码头上黑压压站满了人。原来,人们知道傅山要远行,早早地等在那儿,要为他送行。有的送些花生、红枣,有的送些干饼、烙馍,有的送些炒面、米糕,一袋一袋地摆满了整条船。大家一个个叮嘱傅山保重,期望他再来赊店。傅山眼圈红红的,不住地向大家致谢。

傅山、傅仁、常玉春登上船,船缓缓离岸,始而向东,之后折而南行。岸上的人们,久久伫立那儿,一直目送船只消失于杂花烟柳之中。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傅山题匾的关帝庙历经岁月剥蚀,再加上疏于管理,一天天衰朽。一百年后的一天,“悬鉴楼”匾额“啪”的一声被大风吹落于地,“悬鉴”两个字安然无恙,“楼”字则被折损得缺胳膊少腿。庙里的主持心疼得抱起匾额,把它保藏在自己的居室内。后来,傅山后人得知匾额被摔损之事,专程来到赊店,与主持协商,把匾额运回了曲阳老家,珍存了起来。

乾隆年间,山陕商人在赊店的商业活动达到了鼎盛阶段。这里成了“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繁华巨镇。这时,山陕商人又筹集巨额资金,在镇区中心地带兴建山陕会馆。会馆内建造了金碧辉煌、日后名震天下的戏楼。戏楼将近建成的时候,人们又遇到了匾额谁人题字的问题。会首商定,匾额题字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山陕人,二是书法一流,三是全国知名人士。这可难坏了大家,大家推出的当时名流,不是这一条不合条件,就是那一条不合条件。一连多日,都找不到合适人选。后来,一位老道士为大家解决了疑难。这位道士说:“听我师父说,南边关帝庙老戏楼上有块匾额,文字是‘悬鉴楼’,这三个字是康熙初年傅青主来赊店时所题。有一年匾额被风刮掉,‘楼’字损坏,‘悬鉴’二字完好无缺,何不把这两字找来,再找人模仿这两个字,写一个‘楼’字,问题不就解决了嘛。这样做,承前启后,比另写匾额更有意义。” 大家一听,都高兴得跳起来了。浩生社的社长龙长生当场表示,由他们社办理此事。

龙长生得知“悬鉴楼”匾额由傅山后人收藏后,亲自出马,来到山西曲阳,找到傅山后人,把事情的根由讲了一遍。傅家后人听后,爽快地答应了。龙长生得到傅山真迹后,又马不停蹄地折了回来。

到了赊店,龙长生见山陕会馆门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许多人。一打听,才知道,会首们为赶时间,早早贴了征字告示。告示上说,谁如果能写一个‘楼’字,能与傅青主的“悬鉴”二字完美匹配,重奖纹银一百两。告示下放有桌子,桌子上摆有文房四宝。大家议论纷纷,不少人说,没见过傅青主的“悬鉴”二字,怎么写“楼”呢。龙长生迅速取下匾额,把它端端正正地挂在墙上,高声对众人说:“大家请注意,这两个字便是傅青主的‘悬鉴’二字。”大家目光一下子凝聚到了匾额上,看后,无不啧啧称赞。原先还有十几个人踌躇满志,想写一下,看过“悬鉴”二字后,没一个人敢动笔了。

匾额挂在墙外半月有余,虽然每天都有三五个人写些“楼”字,但都没能使人满意。会首们又忧心起来。这时,一个叶县的秀才找到龙长生,对他说:“龙先生,我能找到书法能与傅青主匹配的人。”龙长生忙问:“你快说,谁呀?”秀才说:“我们叶县的举人许靖。许举人和我是近邻。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平时酷爱练习写字, 行隶草篆,无不精通,方圆百里,无不以得到他的书法真迹为幸。他对傅山十分敬仰,常常临摹傅山字体。尤其他临摹傅山的行草字,几乎可以乱真。近两天我看了傅山的‘悬鉴’二字的风格,我认为许举人完全可以写得惟妙惟肖。”龙长生高兴地说:“好呀,咱们一块儿去请许举人。”

他俩花了两天的功夫,把许举人请到了山陕会馆大殿。许举人见到傅山的墨迹,心里十分激动,盯着“悬鉴”二字端详了半天。心想自己的字若能与自己崇敬的傅先生的字融合在一起,那会是莫大的荣幸。龙长生准备好笔墨,同时,应许靖的要求,又备了一壶酒。之后,静静地退下。许靖独坐在大殿,闭目静默,暗思傅山当年提笔挥毫时的情景,尽力使自己的心神和傅先生契合。然后,他举起那壶酒浆,一饮而尽。稍稳一会儿神,许靖提起笔,凝神闭气,运力于腕,如蛟龙搏浪,一口气写成了个斗大的“楼”字。这个“楼”字与“悬鉴”二字字体大小、风格、神韵契合得天衣无缝,三个字拼在一起,可以说是原来的“悬鉴楼”的完美再现。

看到许举人写的“楼”字与傅山的“悬鉴”二字风格如此神肖,龙长生高兴得直想大喊三声。他连忙拿着匾额和许举人写的字,来到装裱店,对师傅说,不要讲成本,对这三个字做最好的装裱。五天之后,匾额装裱好了。这天恰逢戏楼建成,无数人围观戏楼落成盛况。当把匾额嵌入戏台之上飞檐之下的楼眼之处,人们欢声雷动,鞭炮声响彻云霄。匾额正中是“悬鉴楼”三个大字,右题“大清道光二十二年小阳月谷旦”,左下落款为“浩生社立”,字体刷金,衬以黑底,色彩华贵醒目。匾框透雕“暗八仙”及书匣、灵芝、宝瓶等图案,玲珑剔透,精妙绝伦。此匾书法之雅,义理之深,雕饰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傅山赊店之行距今已三百多年,岁月流逝,江山易容,可他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若在天有灵,傅山的目光会如他题写的“悬鉴楼”一样,在注视赊店的今天和未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62553554 传真: 邮箱:13462553554#163.com
地址:社旗县金开电子商务产业园 邮编:473300
Copyright © 2004-2024 社旗在线网络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