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桥头村近现代经历的大灾年(二)

桥头村近现代经历的大灾年(二)

关键词:桥头村近现代经历的大灾年(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桥头村近现代经历的大灾年(二)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heq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89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桥头村近现代经历的大灾年(二)

    民国十八年大灾荒

       民国十八年,距离“晋豫奇荒”仅仅五十年,一场大饥荒又席卷西北和华北八省,其中陕西、河南、甘肃灾情最重。河南省灾情最重的是豫西21个县和豫西南南阳所属各县。

       民国十八年大饥饿是由民国十七年大旱引发的。民国十七年一春上,没落过一场透墒雨,小麦杆短叶黄,长势瘦弱。到了小麦灌浆期,连刮几天冷风,直至把麦叶子刮干了才停风,当年小麦减产近五成。

麦后,下了一场雨,秋庄稼长势较好。接着一直干旱无雨,秋庄稼旱瞎了。到了农历十月,下了一场大雨,但为时已晚。连冬播的麦子也有点迟。粮食的大幅度减产,预示着大灾年的来临。

       民国十七年冬,大主家因地多,又有往年存粮,并不发愁。小主家节省点较能维持。大种地户粮食仅能维持仨俩月,大多数少地和无地的人家就面临着饥饿、逃荒和饿死的威胁。

       那年冬天,市场上粮价开始大涨。小麦每斗价格十七串,而正常年景每斗八至十串。杂粮每斗涨到十四五串,正常年景每斗六到八串。到了民国十八年春,粮食继续上涨。从入冬到开春,富人家开始借贷,借一斗粮到期还二斗,有的更高。如果到期还不起,利上加利,农户就贱卖土地偿还。没地没房没一点家产的穷人,就不会借给。

       从民国十七年冬开始,就有人全家去逃荒。那年,邓县(又称“邓州”)受灾较轻,逃到邓县的最多,因为距离比较近。也有人家下湖北,去桐柏的。

       桥头街北头有个村民叫海相臣(已故),民国十八年,他才8岁。因为父亲早年去世,这孤儿寡母被人骗卖到邓县。海相臣那时没有名字,人家都叫他海娃儿。一开始,给丁大牙家放牛、放羊。后来又去庙里当小和尚。几年后,母亲在邓县病故,他成了孤儿。随后就自卖壮丁,他的名字还是部队当官的给起的。他听别人说,自己老家是桥头的,解放前夕回到了桥头。

       有些家庭不愿逃荒,就把女儿卖给邓县,让闺女做人家的童养媳。那年,邓县的几个人贩子住在桥头街西家后,把买来的小姑娘圏在屋子里,生怕孩子们逃跑了。那时,一个小女孩换二三百斤杂粮,能维持一家几口的生活。被卖的女孩死活哭着不去,大人紧紧抱着孩子也哭成一团。大人哄着孩子说,你不去咱都得饿死,隔些天我们去看你,等年成过去了,再把你赎回了。孩子信以为真,抹着眼泪,再回头看看爹妈,跟着人贩子走了。

       也有把女儿童养给本地的,桥头街西家后的刘学坤老人现年96岁,那年她8岁,眼看一家人要饿死,父母把她童养给了西家后闫家,为的是保着女儿的命,然后父母带着她哥哥逃荒去了湖北。

       十八年春,程庄村高广林一家卖了仅有的一头牛,逃荒到了邓县,后来把女儿送给一家当了童养媳。麦天时又回到程庄,没了牛种地作难。等种麦时,一家人就用粪筢子一点一点地刨,一天能刨三分地,硬是把地刨完了。

    民国十八年,不少有女儿的人家都把女儿卖给邓县,或者直接领去,做了童养媳。村村不下三五个,十个八个的也有。直到今天,还有些家庭相互走着亲戚。

       民国十七年冬到民国十八年春,饿死人的事时有发生。据民国十八年二月十日《宛南十三县赈灾特刊》一文中有关《赊镇附近的死亡》报道,“下雪时,赊镇一天死亡三十八人”、“代营一天死亡八人”、“桥头附近各村,时有饿死人之传闻,但不记其姓和数也”。

       穷苦人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贱卖。每亩地价从常年二十块银元降到六至八元。据调查,桥头街东南五里陈茨园村,民国十七年有32户,就有23户人家逃荒要饭。12户卖儿卖女,其中3户卖掉母子或母女,5人活活饿死。该村原有土地748亩。到民国十八年种麦时,卖掉和当出的土地570亩,占原有土地的百分之七十六。据了解,民国十八年麦收前借小麦一升半(合9斤),到麦后要还一斗(60斤)。

       民国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上海新闻报》报道说:赊旗镇西南三十里许,马庄某姓,一家男女十六口。因秋收无望,托友人借洋五十元,利息五分。款到手以后,去湖北购买大米。入湖北境后,遭遇土匪抢劫。该农民敏奔回家里,把被劫之事告诉家人,全家人大哭一整夜。次日去药店购买砒霜一包,掺在水里与家人分饮。少时,屋里人打呼腹疼,就地翻滚,历五六小时之久,相继而死十四人。”

        时值大荒年,乞讨者成群结队,形形色色的都有。有单人的,有全家的,有大莲花落的,有叫街的、有化斋的。灾民穿着破絮烂袄,披着麻片烂被,一个个蓬头垢面,骨瘦如柴。

        直到今天,桥头村9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历数民国十八年大灾荒悲惨历史。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62553554 传真: 邮箱:13462553554#163.com
地址:社旗县金开电子商务产业园 邮编:473300
Copyright © 2004-2024 社旗在线网络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