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厚重赊店之五十四:‘转楼’春秋系列”之二,东西南北

厚重赊店之五十四:‘转楼’春秋系列”之二,东西南北

关键词:厚重赊店,转楼,春秋楼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社旗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ccoowa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14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文物成其为文物,是因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情感四大价值。”河南著名古建专家杜启明先生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社旗太和转楼都有很高的价值,它是特殊人物在特殊时期兴建的特色公共建筑。很多人认为就建筑文化而言,它很朴素很普通,其实‘转楼’融汇中西文化,兼具南北方特色,所体现的混合建筑文化特色,是很稀少的。其文物价值,可以与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媲美。”

  杜启明说,太和“转楼”是民间人士兴建的教育设施,建设于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代表着一个时段。这座建筑既适应当地气候,又具有完美的学校功能。从专业眼光看,它具有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元素,又融合中国官式建筑和南阳地方手法,还兼具南北方建筑特色。所谓“南秀北雄”,中国南北古建筑风格迥异,南阳正好处于中间,是两种典型建筑文化交汇的地带,一向为建筑史家所看重。而这座“转楼”,正是南北方建筑特色兼容的典型。

  太和乡党委书记王玉合则告诉记者,对太和乡乃至社旗县来说,“转楼”还有着特殊的情感价值。国内过去不太重视文物的情感价值,其实是不应该的。“转楼”数十年作为学校使用,从“转楼”走向世界各地的众多学子,仍牵挂着这座建筑,他们重返故乡时,总要回来看看,每次都在“转楼”里流连忘返。而在1948年,二野后方总医院曾设在“转楼”内,成百上千的伤病员在这里得到救治,刘伯承、邓小平等也曾多次到后方总医院看望伤病员,这段经历,更为“转楼”增添了亮色。

  但就是这样一座建筑,十多年前差点被人拆掉,如果不是古建专家杜启明偶然出现在太和乡,这座特色独具的建筑,可能早已被毫无特色的“平板楼”取代。


  争分夺秒救下“转楼”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河南省古建研究所的杜启明极为偶然地出现在太和乡。

  他来社旗已经半年了,主要工作是对该县山陕会馆进行普查和研究。工作期间,他常听人说起太和“转楼”,这一天闲来无事,他决定去太和看个究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进入“转楼”,对建筑深有研究的杜启明就被深深吸引了,眼前的“转楼”轩朗典雅,起源于古希腊的多立克柱撑起宽阔的长廊,屋顶的望板却又是遵照《营造法式》设计,装饰很朴素,但中西文化风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南阳一带,杜启明还没有见过中西建筑元素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建筑,他不由脱口赞叹:“这‘转楼’真的不错啊!”

  一位坐在楼下纳鞋底儿的妇女抬头看看他,口气很冲地说:“好有啥用?马上要扒了!”杜启明吃了一惊:“扒了干啥?!”“说是要再盖个学校。”杜启明仔细察看,发现“转楼”仍很坚固,不由更奇怪:“好好的,为啥扒?”那妇女淡淡一笑:“咚呗(南阳方言,有瞎搞、糟蹋好东西等意思)。”

  杜启明感到问题严重,打听到是这个乡的一位领导要扒“转楼”,在大会上说:“咱太和3万多人,顶不上一个地主李子炎?”杜启明撕下一张纸,写了首打油诗(因年代久远,具体内容已经没人记得了,大意是讲文物政策的),请人转交那位领导,就匆匆离去了。

  太和人至今记得杜启明,记得他曾劝阻扒楼,但说到这楼为啥后来没扒,记者听到的说法有点“八卦”:“群众都反对,乡里坚持要扒,但刚扒了一个角,负责这事的领导就病倒了,于是没人敢再扒,就放弃了。”

  从社旗回郑州后,记者采访了杜启明先生,才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杜启明匆匆离开太和后,马上向南阳文物局、省文物局汇报此事,有关部门很重视,要求省市有关人员立即赶往“转楼”。几路人马在社旗会合后赶到太和,发现那里已开始动手扒楼,高高的杉木干架在楼顶正向下溜瓦,溜下来的瓦已堆了两垛。

  文物工作者们当即制止了建筑工人,南阳市文物局一位副局长找来那位乡领导,要求他停止扒楼,立即恢复原状。

  有人告诉杜启明,当那首打油诗转交给乡领导时,他勃然大怒,下令马上动工拆楼。如果不是文物工作者们迅速赶到,事情可能就无法挽回了。

  说起往事,杜启明至今都有点后怕。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很多细节他已经不记得了,甚至究竟是哪一年发生的事儿,他也有点拿不准。尽管如此,叙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开心和庆幸之情仍溢于言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非常时刻。

  杜启明说,1993年前后,省文物局专门下文,要求将太和“转楼”视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约十年后,才正式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适应气候兼具南北特色


  “南方人鼻梁高,嘴大,头发粗硬,这都是为了散热快,南方天气湿热,散热慢很难受;北方人嘴小,常常是一个大汉长着小嘴,而且鼻梁长而窄小,这是延长冷空气加热通道。北方人头发较为细密,这有利于保暖。这是人体工程学。”

  杜启明喜欢开玩笑,人送绰号“杜撰”,听他说南方人北方人的区别,很好玩但有胡诌的成分。不过说起南北方建筑的区别,杜启明的话就显得很专业了:南方与北方建筑的差别,是不同的气候所决定的,比如古代北方建筑的窗户不能开大,大了就会改小,但如果太小,人住在里面就会感到闷,那就改大,如此经过一代代的摸索,一个地域窗户的大小就有了自己的特点。同样,南北方建筑的各种特点都是这样自然形成的。

  北方屋顶曲线平缓,南方屋顶则坡度陡峻,这是因为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雕梁画栋”也有南方与北方之分,南方“雕梁”,北方“画栋”。因为南方气候比较潮湿,油饰彩画受潮容易脱落,所以建筑构件上用雕刻比较普遍。

  更重要的是,北方天气寒冷,所以墙厚屋顶也厚,负重太大,梁柱就要粗大,连椽子都要用方的,因此形成厚重朴实的风格;南方房屋的墙和屋顶就不需要那么厚,因负重小,房屋的部件就不用那么粗大,讲究的是轻巧精细,椽子不会用四棱子的,都是木板,所谓“板椽明瓦”,“明瓦”的意思是瓦直接铺在椽子上,不用像北方那样搞很多层,这样的屋顶十分通透,不漏雨但漏风,往往外面大风,里面小风,偶尔下雪时,雪花都能飘进来。

  凡此种种,南北建筑自然形成迥然不同的风貌,所谓“南秀北雄”,南方建筑清丽典雅、娟秀灵巧,北方建筑则雄浑庄重、开朗大度。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众所周知,南北方的界线在秦岭淮河一线,这不仅是气候分界线、作物分界线,也是建筑类型分界线,南阳正好处于分界线上,处于南北方中间,是两种典型建筑文化交汇的地带,其建筑风格有着独特的价值。杜启明说,近年的南水北调工程,本来只拨给河南200万元古建筑保护经费,他们提出详细的保护方案后,最终争取到了1400万元,这笔钱主要用于保护南阳特色古建筑。这个数字,可以说明该地域古建筑的独特价值。

  太和“转楼”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个方面。这个建筑物设计得很到位,结合了学校的特殊需要,也十分符合南阳气候特点。比如墙体厚屋顶也厚,因此采用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这种早期柱式较粗壮,柱头朴素,与北方建筑特色般配。最典型的是,“转楼”“回”字形结构的内侧,以及南楼外侧全是长廊,这可说是“转楼”最大的特色,这种设计显然是为适应南阳一带的气候。南阳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像样的房屋都有“出前檐”,四合院内都有出前檐,在院内走动,晴天不晒太阳,暴雨突至时,人不淋雨,鞋不沾泥,十分方便。而北京一带的四合院,一般都不带出前檐。

  杜启明说,学校师生携带的粉笔、书本都是怕雨水的,“转楼”用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师生来往快捷方便,当暴雨突至时,更可借以遮风避雨。“转楼”廊道的宽度,可容三个人擦肩而过,这是一个标准尺度,医院的走廊,一般都是这样的宽度。“转楼”内,均衡设置的对开窗,有利于空气流通,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楼内地面全部蓝色方砖铺就,整洁美观,又能起到很好的防火效果。

  遗憾的是,如今已经无人知道“转楼”的设计师是谁。杜启明认为,当初李子炎请的应该是北京的建筑师,“将东西南北多种建筑元素结合得这么完美的设计师,南阳没有。”


  人去楼空颇寂寞


  记者进入“转楼”采访时,有4位当地干部、教师相陪,他们中竟然有三个人在这里上过学。进入“转楼”,他们倍感亲切,指点着当年自己的教室和寝室,神情十分兴奋。

  新中国成立后,“转楼”基本上一直作为学校使用,最初是“太和完全小学”,1956年8月更名为“唐河县第十初级中学”;1965年社旗县建县后,太和划归社旗,这里办起了“社旗县第四高中”,1981年这个高中与县一中合并,“转楼”办起了“社旗县太和乡初级中学”。其间,“转楼”既是教学楼,又是全校师生宿舍楼。

  无数的学子曾在这里读书上进,改变自己的人生,奔向外面的世界。这几位回到社旗工作的,尚且对“转楼”有着深厚的感情,而那些远走他乡的游子,对“转楼”更是怀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重庆市原副市长李云、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刘运鼎等,都曾屡屡表达对母校的绵绵情结。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的唐宝鼎女士,1993年更是专程回故里观瞻母校,在“转楼”前深情款款地留影,表达了数十年的思念之情。

  李子炎的外甥贾保成在北京工作,他的姐姐在福州,去年他们相约,一南一北同时回到老家,他们看“转楼”,看童年生活的地方,唏嘘感叹。当地老人听到消息,纷纷过来问候,令他们深感温暖。

  贾保成在北京大学读大二时,为家族所累,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时又被造反派撵回老家。他对老家的印象很好,“舅舅当初没作恶,乡亲们保护我,没批斗一次,没遭大罪。”1980年,贾保成平反后,在社旗一高当了五年老师,后调回北京,在首都师范大学附中任教,成为物理特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中心教研组研究员,记者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看到的是无数北京学生对他的感激和赞扬。

  贾保成始终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他当初在社旗的学生登门拜访,请他为自己的子女辅导。

  贾保成回故乡看到的“转楼”,已经是人去楼空了。“转楼”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的2004年,太和乡初中搬出了“转楼”,这座建筑停止使用,交由“太和乡文化中心”管理。

  去年年初,省有关部门决定拨款百万,修缮“转楼”。前期55万元到位后,太和乡仅用5个月时间将南楼修缮完毕,并通过了验收。记者看到,修缮完的南楼焕然一新,整洁坚固,而后面的楼房有的地方破损严重。几位前些年还在此上课的老师痛心不已,他们说,房子有人用还好,没有人用好像损坏得更快。

  太和乡是个偏僻的地方,修缮好的“转楼”如果用于旅游不太现实,那么整体修缮完工后,这座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建筑,该当何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仍能用作学校,这座有着六十多年文化积淀的建筑,想必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太和乡党委书记王玉合、副书记张伟斌告诉记者,他们私下常聊起“转楼”,感觉对其文化积淀的发掘不够。他们认为,历史文化底蕴是个大事,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这届乡党委有决心把这个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好,希望后续资金早点到位,早点完成“转楼”的整体修缮。他们将尽自己所能,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62553554 传真: 邮箱:13462553554#163.com
地址:社旗县金开电子商务产业园 邮编:473300
Copyright © 2004-2024 社旗在线网络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