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陌陂乡"背哥"在赊店古城景区展演

  • 假面
楼主回复
  • 阅读:3124
  • 回复:8
  • 发表于:2014/11/13 11:23:29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11月12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陌陂乡"背哥"在赊店古城景区展演,引来人们驻足观看。



据南宋周密所撰的《武林旧事》记载,背哥、抬哥也称“扮故事”、“芯子”、“背棍”、“飘色”等,是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多在节日舞蹈队伍行进中演出。将数米高的铁杆立于桌上,或绑于人的肩背上。由数名儿童扮成戏剧故事中的人物,绑缚于铁杆上,一般分两三层,再用衣饰和各种道具将铁杆隐饰起来。上层表演者持在伞尖、扇沿、花瓶等上面,小演员轻轻舞动,造型生动精巧,表演惊险玄妙,观众十分喜欢。

    

这种民间艺术是如何产生的呢?过去,在节日或庙会上,一般都要唱社戏、玩社火,围观的群众很多,在演出圈里的人能看得很清楚,但在外圈的人特别是小孩子就看不清楚。为了看清,有的大人让小孩子骑到脖子上观看,有的人家就从家中抬出桌子,让小孩子或个子低的人站到桌子上观看。

这种民间艺术多在节日或庙会上演出。表演的儿童被卡在“芯子”里,或脚踩在二、三米高的鸡头上、剑尖儿上、灯芯儿上等,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再加上大帐鼓一敲、四大钐一拍、大长笛一吹,就像皇帝出宫的銮驾,煞是威武雄壮,振奋人心。




小演员们辛苦了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黑&白
  • 发表于:2014/11/13 16:04:32
  • 来自:河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在下洼看过,赞一个
(0)
(0)
  
  • 一点秋香
  • 发表于:2014/11/14 8:39:05
  • 来自:河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跟杂技差不多,魁宝呀
(0)
(0)
  
  • tiger
  • 发表于:2014/11/14 9:38:10
  • 来自:河南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以前咋没听过,宣传的不够啊
(0)
(0)
  
  • 赊扂︶ㄣ游客
  • 发表于:2014/11/16 11:02:45
  • 来自:河南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想见的话   等过完春节  乡镇庙会上有.....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