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读郑长春的长篇小说《青台镇》有感

  • 家琪
楼主回复
  • 阅读:1206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1/2 9:52:19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一本书所容纳的文字总是有限的,但它呈现的内容和蕴涵的意义,总会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为此,我常用闲暇时间看一些书籍,但有时会因文字枯燥无味而会选择放弃。在我看来,一本好书,肯定能让你从中得到一些东西,比如触动你的神经、引发你的共鸣,不管是语言的优美,还是内容的有趣、思想的新颖,总能像山涧的涓涓细流滋养你的心灵。

有幸得到青年作家郑长春的长篇小说《青台镇》,很厚的一本书。仅看书名,就令人浮想联翩,继而爱不释手。可以想见,书名的背后,一定藏着一座城、一个人或一段情,关联着爱、自由与权欲,有着独特的传奇。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没有华美词藻的修饰,牵强的堆砌,通篇语言朴实,情节引人入胜,字里行间涌动着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读《青台镇》,使我重温一段百年中国的沧桑历史,了解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曾经发生在一座中原古镇的件件传奇故事。催人泪下的故事中,多灾多难的中原人为追求自由和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面对各种天灾人祸,尽管被迫流离失所,但为了心中的一抹希望,总是想方设法进行顽强地拼搏,直到梦想成真。

因为古镇青台得天独厚的地理缘由,自古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群雄逐鹿的征战,使它屡遭满目疮痍的毁灭。于历史而言,它是不幸的,但这段历史并没有被世人遗忘,所以说它又是幸运的。当然,青台古镇只是一个展示中原风土人情的窗口,其传奇故事林林总总聚集起来,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所影射出的却是百年中国风云变幻的缩影。

郑长春的文字有较为明显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总是一版再版,在纯文学“一日游”的当下实在难能可贵,甚至被文学界称为“郑长春现象”。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作家,真心体恤生命,把握当下的快乐,仿佛面对面的倾诉,却又怀着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

让我欣喜的是,这部书的情节表现形式,不管是谋篇布局的合理协调,还是以内容而定的独特讲述方式,作者依托历史的真实典故,揉入进去发生在青台古镇的两个家族、三个兄弟的四世情仇;以历史故事为时间节点,巧妙的攫取其中影响青台镇的起落发展的痛点,娓娓道来的人文情杯、民风习俗,将国恨家仇的自由切换,官商之间的利益交换一一列举,实在引人入胜、忍俊不禁。比如,青台镇名字的来由,有关掉枪河的传说、历史典故,及爱情神话故事的讲述,小说人物通俗易懂的对话,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如同观看一部历史古装剧,情节起伏、扣人心弦,读罢回味无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尤其是,作者表述家仇国恨时,用冷静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挖掘罗列,横向分析战争所波及的面积之广,纵向解读灾难给民众带来的痛苦之深,其背后根源发人深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握一把岁月的苍凉,穿越古镇厚重的时空隧道。那城、那河、那庙,似乎在向我传递着冥冥中的天籁之音,向我倾诉着久远的征战,与百年前千万民众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惊心动魄。这些年,老家的人陆陆续续地离开,像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凋零,心里非常难受。没读《青台镇》前,我以为不管看什么书,只要能读出一句暖心的话或明白一个深奥的道理就非常幸运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朝闻道夕死足矣,没想到,《青台镇》这本书,不仅使我读懂了一个中原古镇脉络清晰的血泪史、奋斗史和发展史,多维度地了解了百年中国的演变进程,而且里面的故事让我明白:无论是书中讲述的为爱所困也好,还是为情殉命、为名所累、为利而战也罢,人只有慢慢学会告别,接受无常,才会真正变得成熟。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而一句话让那个结豁然开朗,生命就不再是之前的自己了。

也许,这就是一本书的力量吧!(耿红维)




发表于河南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