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宁富海:社旗访古之陌陂店、土桥镇饮水思源

  • ╰╮強顔歡笑
楼主回复
  • 阅读:3357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0/23 10:47:40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社旗访古之陌陂店、土桥镇饮水思源




作者 | 宁富海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明代时,裕州(民国二年,即1913年复名“方城”县)城有唐县巷和泌阳巷,通往唐县路和泌阳路,俱在城外东南二里,分别有官道通往唐县(治今唐河县城)和泌阳(治今泌阳县城),清初延续这一格局。

立于大明嘉靖戌午(1558年)仲夏的《南阳裕州陈家店重修二圣庙碑记》,也说陈家店是古之许封,“路通唐县”,但从裕州经中券桥、许封、青台至唐县陆路,因接连跨越潘、赵二河及桐河,并不见得非常发达。赊旗店未兴盛之时,唐河上的水运也不十分繁忙。这必然会有另外一条陆路通道的存在穿越古唐大地。
事实上,裕州至唐县官道经团山(今陌陂镇张其浩附近),经过大宋初年重修的开花寺,进入到陌陂店。陌陂历史久远,开花寺为邑内佛教胜景,明正德四年(1509)重修碑中有《香亭铭》,该碑在1931年尚存,历时500余年完好,今已无存。大乘山南麓河水曲折倒流,从这里的街北面贴着开花寺一侧而过,古今皆称陌陂河,又名沙河。又西南方向,右受从大乘山西、石门西北,玩花亭(望花湖)北、吕河村南、五龙庙西而后南来的吕河水,吕河左受圣井岗水,南注入沙河,沙河到今赊店镇附近与潘河相交后汇入赵河(古称赭水),到唐县(今称唐河县)境再入唐河。
据张其浩村的曹书立介绍,团山附近有地名五神庙,五神庙西侧团山岗,东侧田间岗,官道穿五神庙而过。那时尚无今二郎庙镇,明代有二郎庙店,在裕州“东南七十里(旧制长度单位)”。
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方城县志》新修时,二郎庙店已久废,此时有二郎店镇,在方城东南六十里(约数,在当时的酒店镇东北方向),属于方城县第四区,区公所设小史店。该志书中同样载有二郎庙镇,方城东南二十五里,属于方城县第五区,区公所设陌陂。据此可知,古代二郎庙店和今二郎庙镇并不同地。
陂,筑堤蓄水灌溉。堰,挡水的土堤。“陂堰”合用,代指蓄水池。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裕州志》“陂堰”条目:“陌陂,在州东南四十里。”又载:“陌陂堰,在州东南四十里。灌田四十余顷,承种者四十余家。”嘉靖时,陌陂堰等四堰经南阳府分守参政刘漳檄知州安如山重加修筑,仍能正常使用。志书中特意指出,陂堰之设,始于召杜守南阳之时。
我们从堰河(唐河左岸支流之一)之命名来看,实际上与召杜兴修水利密不可分。这是陌陂作为汉代文化最有力的文献和实物双重证据。如果脱离召父杜母,去附会陌陂和堰河的含义,无疑是对历史的亵渎和破坏。
陌陂这种汉代文化的传承情况,因河流永在,故不曾中断,在宛东集镇当中,也是非常罕见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乾隆五年(1740)增刻本六卷《裕州志》“陂堰”条目:“陌陂,在州东南四十里。”民国三十一年(1942)《方城县志》载:“陌陂寨南四十里,郝寨南六十里,大酒店寨东南六十里,二郎店寨东九十里。”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陌陂店东南方向,有土桥镇,俗谓“四十五里土桥镇”,并不是说这里有45里长,而是距裕州城四十五里,当然,这是约数,按官方志书的记载,一般可以定为五十里。土桥镇一侧,有半扎(Za)店,名称沿用至今。曾名“半茶店”。据《社旗县地名志》介绍,“1715年,许、蔚(Yu)二姓十三户首于此地建村定居。因其户数为住在赊旗店的许、蔚二姓的一半,其设有茶店,便取名半扎店(意为赊旗店的半扎)。”由此可知,半扎店是清代的店面。
土桥,蕴含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智慧与当地的历史故事。土桥,单从表面来看,覆土之桥。事实上,也主要是石材构筑。在那个年月,建桥修路筑堤,对乡民而言,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建好的桥梁,往往会被官府记入地方志传颂,乃至于立碑张扬。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裕州志》“桥梁条目”:“土桥,在陌陂,总志谓陌陂桥。”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乾隆五年(1740)增刻本六卷《裕州志》“建置”条目:“陌陂土桥,州南四十五里。”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土桥店亦称土桥镇,在今陌陂镇南三里,久废。”凡以上志书所言“土桥”,均是一处。这个土桥并不位于今陌陂河上,而是位于堰河上的土桥镇。“陌陂土桥”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桥镇遗址附近尚有一通明代古碑,记述该桥由镇上宁姓带头捐建。由明代裕州名人、陌陂店朱桂芳书。朱曾任宛平县令、户部福建司主事、南康府知府。该碑文明确指出土桥镇通往古唐州,“路达楚襄,河汇唐水”。
明万历十七年(1589)时,进士朱桂芳《重修石桥碑记》(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有记述)载:“吾州去州东南五十里。盖有土桥镇,古唐州之孔道。楚襄之通衢也。经有河流达于唐水……桥制五孔,长五丈余,宽两丈余。”在这通碑文中,讲述了石桥由一孔改为五孔之事。
朱桂芳说:“盖有土桥镇,古唐州之孔道。”这句话表明:土桥镇是历史上古唐州(治所迁徙不定),特别是在五代宋元时期出入裕州的孔道,通往某处必经关口才能叫孔道。“古”是就明代以前而言的。从江淮随州、荆襄到洛阳、太原,经方城隘口,唐州、裕州是一条陆路理想路线,而土桥镇正是孔道。朱桂芳虽有溢美之处,但符合事实。
明洪武二年后废唐州,称作唐县。古唐州州治,因朝代和区划更迭,先后在今湖北枣阳城区、今泌阳县城、今唐河县城迁徙,但无论怎么变化,土桥镇在古唐州的孔道地位是首当其冲的。唐、宋时,唐州下辖方城县,金始置裕州,属于南京路(金改汴京路为南京路,治所位于今开封城区,元代时又改南京路为汴梁路),治方城县,置,属南阳府。洪武初,仍为裕州,属南阳府,领舞、叶二县。清时,州不领县,裕州为散州。从先秦历史看,裕州是为荆楚之地。过方城关后通达中原。方城之名,以方城山得名,战国已有这个名称,西魏、隋、唐、金、元亦名。
明代时,陌陂店及土桥镇长期归属于裕州管辖,民国时期,陌陂镇为方城县大的集镇,民国十八年(1929),方城县曾于这里设置第五区,区署(公所)就在陌陂街,面积一千六百六十八方里(旧制面积单位),三百七十八村,一万零四百六十八户,全区西部平坦,东部多山,方赊汽路经过西部,交通尚可,地多磷瘠,且多悍匪,居民生活异常困难。所属六镇二十三乡,券桥镇、文化乡、泰来乡、勤客乡、埠口乡(今属方城县券桥镇)、阜有乡、庄严乡、雍睦乡、照兰乡、酒店镇、金兰乡、怀远乡、陌陂镇、二郎庙镇、永平乡、石门乡、开化乡、华里乡、八座乡、郁文乡、梁桥乡、浩然乡、郝寨镇、马园乡、沙河乡、左林乡、崇德乡、议学乡、赊旗镇。其后屡有变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1965年,社旗建县后,陌陂区除个别地方归方城保留外,绝大部分从方城划入。
土桥镇毁于明末清初战乱,父老口耳相传,因居民多听命忠于朝廷,李自成义军在作战中杀红了眼,当地十室九空。与此相佐证,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卷三《民政》“风俗、姓氏”条目载:“清末流寇乱后,城内仅存孟、宁、李三氏。”土桥镇上的宁姓,属于原住民,并非清代移民,就在乱后废墟中重建家园,形成前、后宁洼村。清初,***奖励垦殖,外地饥民、流寓不断涌入陌陂谋生。民国及以后,前宁洼村村民相继从土桥镇遗址处拆桥,将石板、石墩运入村中另建一大一小两座桥。
文革后期,后宁洼村一位叫夏松科的教师冒险抄录了碑文,前宁洼村村民劳作时在地头也见到过该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社旗县地名办苟云全执行主编下乡地名普查时,见证过这通经过抄录的碑文,并摘要记入社旗县地名志,原始档案据苟主编讲在社旗县民政局地名科保存,笔者未及前往查阅。近期,笔者委托前宁洼村民、本家从伯父宁喜庚,向夏老师遗孀王家芬女士求证了以上事实。
在我小时候,该碑座被泼皮村民沉入河底,永不见天日,原始碑文也不知所踪。据此可知,所谓陌陂土桥,即指该处而言,陌陂街上并无土桥。从土桥镇经郝家砦店、苗家店,即达唐县。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中,“有郝寨镇,方城南六十里”。
石峡(硖)口,俗名蛇口,在(方城)县东南九十里,有地势之险。康熙三十三年《南阳府志》卷之一《舆地》五十四:“州东九十里孔明曾于此结庵,后徙南阳,今石峡有小茅庵,唐时石记犹存。”穿越狭长的蛇口,东北经小史店可达明代南阳府舞阳地界。经蛇口、大酒店、陌陂店、许封镇、桥子头,通往西南方向南阳府城。所以说明代时,陌陂店是唐县和裕州之间的一处枢纽和节点。
当时,官道两侧村庄、人烟稀少,现今绝大部分村庄(名)在明代时并不存在。经明末清初战乱以后,这些地方更是路断人稀,因清代移民涌入,村庄新建,地形植被均较明代破坏较大。近些年水土保持始有所恢复,但生态依旧脆弱。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在我的家乡,人们饮用了几千年的河井水不能随便喝、不敢喝了,期待生态修复好转。
清代乾嘉之世,赊旗店走上历史舞台,“号为繁富”,“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陌陂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渐淡出,到社旗建县以后,这里更是成为交通的洼地。方枣公路,对社旗县境、唐河县境东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极其有限。
21世纪初年,地方上各级***的官员、有识之士达成共识,尤其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交通战备办主任苗章栓的穿针引线下,省道S239(鲁姚路)纳入河南省决策层面并最终得以贯通,极大改善了当地的出行条件,如一条长龙,横亘在南阳盆地的东缘,将方城、社旗、唐河、桐柏联为一体,正在建造中的方枣高速,在方枣公路和鲁姚公路的走向上也进行了平衡调整。
如今的陌陂,周南高速东西向穿境而过,周边焦桐、方枣(在建)、日南等高速环绕,出入郑渝高铁方城站快捷便利,交通区位优势愈发明显。土桥镇遗址处,下洼至大冯营战备公路,鲁姚路相继穿河跨越,新修两座桥,形成交汇。
“陌陂”之名,常让人感念召父杜母兴修水利的精神。“陌陂”和“堰河”地名均和召杜相关,陌陂的汉代文化具有文献和实物(陂、堰)的双重考古作为支撑,千百年来,不曾更名,并且在今天人们的实际生活(水源)当中,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在宛东数镇中,独一无二。今方城、社旗大小也几十条河流,只有堰河从命名上保留了堰文化的特质,陌陂遗址犹存,自不待言。陌陂河东北—西南走向,取其一段自然河流筑堤蓄水,从走向上曰“陌(mo)”,筑斗门分水灌溉,定时启闭,从工艺上曰“陂(bei)”再正常不过。此为“陌陂”得名之始。
至于外乡人,看到这两个字后,读法各异,当地人也不惊讶,毕竟汉字博大精深。至于像1931年,《河南省历史地图》在日本发行,“陌陂”词汇在翻译时被日本人误作“柏坡”印入地图,这种情况是需要纠正的。另外还有今天的一些纸质、电子出版物,如导航之类,不切实际为堰河寻找源头,生拉硬扯延长河道,而背离原有源头“堰”的本真,均不可取。
汉代及以后,陌陂水利方便,人口昌盛,境内河堰工程兴修,其中“土桥”这一段(位于今后宁洼村附近)从地理位置上看,条件优越,适合筑堰。“陌陂桥”又称“陌陂土桥”,是专有名词,并不在今陌陂街北,而在土桥镇上。自明及清至民国,反复写入志书,实际上正是陂堰协同、召杜相承,自然河流与人文生活密不可分的生动写照。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陌陂桥”写入府志、州志、县志,位置明确,来源清晰。400年间,文脉不绝。中间有闯王祸乱、满人入关、日军侵华等重大事件,陌陂桥碑石完好。建国后才几十年光景,碑文俱毁,面目全非,甚至眼下一些出版物,把明清陌陂桥标示到陌陂街上,张冠李戴,可笑至极。类似情况,虽自诩教育昌盛,但无助于弘扬文化。谁是陂堰文化的破坏者,世人皆知,不用明说。为民兴利,厥功伟矣,为民父母者鉴诸。
陌陂是宛东数县三粉发源地,据民国三十一年《方城县志》载:“用绿豆、玉蜀黍、豌豆、红薯磨取粉子制为粉条、粉皮、粉面,前以陌陂镇附近者制造为多,近且遍于全境,时行于外县。”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完粮徐猕猴桃,社旗县旅游服务中心供图

由此可知,陌陂为正统三粉原产地,从这里传遍方城全县,又传到了临近外县。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左林土豆基地,社旗县旅游服务中心供图

值得称道的是,如今的陌陂,又探索出以三粉加工机械为主的镇域工业经济新路,三农生态农业异军突起,家庭农场林果飘香,再一次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作者简介

宁富海,社旗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开封古都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地名学会地名与姓氏专委会委员,从事姓氏移民与客家文化、商会与旅游经济研究,业余并研究民国开封教育史。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茶叙期间,作为开封市四位专家代表之一,进行大会学术发言。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往期精选


1.《青台镇》:一部回肠荡气的警世之作

2、《七千里流亡》之赊旗店──此心安处是吾乡

3、宁富海:姚雪垠《长夜》与故事原型地饶良镇周边溯源

4、宁富海:家谱终圆寻亲梦-社会各界为惠枫墀烈士寻亲记

5、宁富海:赊旗店周边十三保地名漫话-从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中探究赊旗店的演变01

6、宁富海:赊旗店周边十三保地名漫话-从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中探究赊旗店的演变02

7、宁富海:赊旗店周边十三保地名漫话-从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中探究赊旗店的演变 03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