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赵永修:神龟的传说

  • 无可置疑◆
楼主回复
  • 阅读:507
  • 回复:0
  • 发表于:2022/8/19 10:58:17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神龟的传说




作者 | 赵永修


唐河和社旗两县交界处的淠河北岸,今社旗县饶良镇老窦庄村委辖区内有一所小学——窦观小学。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寺庙——窦观庙。此处南距唐河境内最北端的朱岗村仅6华里之遥。

淠河在窦观庙前绕了一个S弯,庙就建在转弯处北面的高地上。庙门前有一只大石龟,少说也有七八千斤重,神态安详地俯卧在河岸之上,俯视着哗哗西流的河水,成为当地的一处风景。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对于这只石龟的来历,谁也说不清楚。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它来自南海。

这只龟原是南海里的一只寿龄三千年的老龟。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足见龟类寿命之长。老龟因修道成仙,居南海之中圣椰岛的佛陀山上。此岛本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林深树密,层峦叠嶂,虎狼出没,飞鸟成云。平时极少有人登临,唯有出海的渔人偶遇风浪时为了逃命而登岛暂避灾难,但也时有遭虎狼之害的例子。真可为脱离苦海,又入虎穴。此种情景早被老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自从老龟得道成仙之后,便决心施展自己的神通,救人于风魔水患,夺命于虎狼之口。自此,神龟便昼夜巡游于沧海,或 足行于山涧,将一个个翻船坠海之人背负于岸上,或以神之法制服虎豹豺狼,救下命危之人。
正像电视剧《西游记》中那只神龟背负唐僧师徒四人渡过通天河一样。神龟的善举直保佑得四方平安,鸟兽虫鱼各得其所,深受当地百姓敬重,被誉为“渔人的保护神”。就连树木见了它也会点头致意,飞鸟见了它也会称赞几声:“好样儿的,好样儿的!”
然而,神仙的世界也不是风平浪静的,也同人世间一样,也会遭到尔虞我诈、栽赃陷害、落井下石之败类的暗算和陷害。神龟在保佑了南海一带几百年之后,佛陀山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群妖魔,披着神的外衣,尽干些鸡鸣狗盗的勾当。一时间把南海一带闹得乌烟瘴气。百姓的安逸生活霎时间又跌入了深谷。
更使人痛恨的是,它们竟然嫁祸于神,变幻作神龟的模样在南海中兴风作浪,掀翻渔船,吞食人命,并在周围散布谣言,甚至向草树虫鱼大肆述说神龟的所谓“罪行”。众生灵毕竟不是神仙,一时难辨真假,渐渐失去了对神龟的信任。神龟也毕竟不像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单枪匹马的它怎么也斗不过那些恶魔。

面对这样的局面,神龟是既痛恨又伤心,想到此便禁不住暗自神伤。忽一日,神龟灵机一动,惹不起我躲得起,在这里没有了我的安身之地,与其在这里受窝囊气,不如移居他处,再显我神龟的威名。思来想去,还是去嵩山比较合适。

神龟早已得知,嵩山乃五岳之中,山高地阔,环境优美,世风淳朴,有佛教圣地少林寺,有名扬天下的中岳庙和黑龙潭,是众仙汇聚之地,借此也可以会一会各路神仙。估算一下距离,不太遥远,我虽没有孙悟空一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本事,但用一个夜晚的时间到达还是绰绰有余的。

主意已定,一日夜幕降临之后,它便动身向中岳嵩山走去。一路上翻山越岭,渡海涉江,微风作伴,露水洗脸,越走越快,脚下生风。行走到大河屯北朱岗村时,已是五更时分。

它正走在村边的大路上,忽遇一位肩背铁锨的老汉,原来是一位起早照看庄稼的农夫。神龟便迎上前去,问道:“老大爷,这里离嵩山还有多远?到天明我能走到吗?”老汉定睛一看,竟是一只大乌龟。

于是轻蔑地一笑,说:“看你那龟样儿,嵩山离这儿还有几百里呢,到天明你顶多走到窦观。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老汉想,人们都说龟的力气特别大,巴掌大的一只龟就能驮得动一个成年人。龟真的有这么大的力气吗?于是,农夫顺势用铁锨在龟背上拍了一下,不成想竟把龟的尾巴拍断了。

神龟经那一拍,便忍受着断尾之痛,加快步伐向前奔去。农夫也不再理会。

不知是缘于农夫那句“到天明你顶多走到窦观”的话还是巧合。走了一程,刚过了淠河走到窦观庙门前时,即刻夜色退去,天已放明。神龟想,再继续前行恐怕会招致更大的麻烦,看来原定的计划要落空了。

想到此,神龟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随转身看一眼哗哗流淌的淠河水,即刻变成了一只秃尾巴大石龟,安卧在这座千年寺院之前,像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一年又一年,守护着古寺,守护着毗河两岸百姓的平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解放后,窦观庙改建成了学校。多少年来,在神龟的保佑下,学校生源充足,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为淠河两岸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然而,历史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文化大革命”中,神龟被列为“四旧”、“牛鬼蛇神”而遭“横扫”,砸碎做了铺路石。人们再也见不到神龟的尊容了,唯有这神龟的传说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作者简介

赵永修,男,生于1953年10月,唐河县大河屯镇夏岗村人。1974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中小学语文科,擅长作文教学,所辅导的学生作文有多篇发表于《南阳日报》、《作文指导报》等报刊,被作文指导报社聘为特约研究员。1980年代中期始从事业余创作,在国家、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发表作品百余篇,获奖多次。2002年被县教委聘为新闻通讯员。曾编写《大河屯镇教育志》。2013年10月退休后,在《速读》、《南阳晚报》、《唐州风》、《石柱山》、《唐河文史资料》、《赊店春秋》、《宛东潮》等报刊及新媒体发表新闻、散文、民间故事等8万余字,参与撰写《大河屯镇志》。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