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唐亚:?家乡的玉米

  • 万能男神经i
楼主回复
  • 阅读:292
  • 回复:0
  • 发表于:2022/8/5 15:03:19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家乡的玉米




作者 |唐亚


三奶喝啥汤?喝苞谷糁。二娃你妈烧啥汤?包谷糁丢红薯。

勿用多问,俺宛东平原的农村里,晚上的饭总是千篇一律-苞谷糁。为啥?不为啥,苞谷便宜呗!麦价比苞谷贵三分之一,还不如多卖点麦子,手里宽裕些,管它苞谷糁还是面疙瘩只要能填饱肚子就中,老百姓都会算这笔细账。
苞谷也叫玉米,俺这里打小就说苞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玉米是城里人口中的词儿,表妹才去南阳生活一年时间变化惊人,已是妥妥的城里人了。她说的就是玉米,听着轻轻柔柔有股甜味儿。俺可不敢说,不叫人笑掉大牙才怪。
南庄小伦的爹年轻时在外地当兵,退伍后归来,庄上人问啥时候回来的呀?我昨晚上(谐音坐碗上)回来的!你咋不坐盆上回来呀?被人们当成笑话调侃许久。
小时候我就对苞谷极感兴趣。那时兴种黄豆,苞谷套种在黄豆地里。肥料既少又单一,各家用得最多的肥是尿素和臭肥(碳铵)。装臭肥的长虫皮袋,拆开里边还套一层薄薄的塑料袋,密封效果甚好。打开袋一股刺鼻的味道叫人熏得倒咽气。不过撒肥时手感挺不错,湿漉漉凉冰冰的,撒一晌手掌都是枯绌皮,说是腐蚀皮肤的结果。
尿素和臭肥贵也舍不得多上,只是象征性撒点,各家粪坑里的土粪大车小辆往地里拉。都是牛羊猪粪掺杂着黄土草木灰,没多少后劲,于是黄豆地的苞谷长得黄皮寡瘦,谷棒儿像老鸹头,籽粒稀稀拉拉。小孩儿们则欣喜万分,产量的高低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谁不知道越黄瘦的苞谷秆越甜。掰谷时不但有甜秆儿吃,运气好的话还能搁黄豆地里捡到黄灿灿的马泡,一串一串酸酸甜甜,是上等的美味。
谷须成褐色状,意味着谷接近成熟。
秋日的清晨,晨曦初露,薄雾似纱,如梦如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庄上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起五更趁着朝雾和露水刷谷叶,刷得把大攥不住了使个小叶子绕根部轻轻缠上,扔到黄豆棵上接着刷。薄薄的雾气打湿了姑娘额前的刘海,晶莹的露珠沾湿了老太太身上的衣衫。日上三竿时每人肩挑背扛满载而归。吃完早饭,都聚在门上老桐树下边说笑边攒包谷叶。
妮儿们歇会儿歇会儿,我说个笑话。二奶使谷秆敲住树干说。
那年南庄克澜下四川领人,借个手表,戴手腕上明晃晃的,袖子撸得老高,人家问几点,你猜他咋说?总是一点八十啦!
哎呀呀,二婶儿,你叫人笑得都干不成活。小姑笑岔气了。
攒的谷叶十个八个一摞,使小叶两头缠,且拿菜刀剁掉多余的叶尖。母亲攒的苞谷叶通常胡乱地甩到灶火屋顶的机瓦上直到晒干才使竹竿挑下,用大刹车绳捆好吊房梁上。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等蒸馍时这些谷叶就派上大用场了。母亲发面前先在盆子里泡两把,馍快揉好时她一声令下,往箅子上铺谷叶的活儿就包在我身上。蒸馍铺箅子谷叶是首选,就地取材廉价实惠,蒸出来的馍还有股清香甘甜味道,那可是地道的手工馍呀,当然母亲的手工馍吃得久后便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知何时起镇上开家馍店。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机器馍圆溜溜的细又白,母亲蒸的又黄又干裂,从此心里光痒痒着买机器馍吃。机器馍得用麦子换,哪有自己蒸馍划算,母亲盘算来盘算去也没同意换。若干年过去,再次吃到母亲的手工馍竟是种荣幸。
砍回家的谷秆能吃数天,直到干得没水分能当柴烧才作罢。
黄豆地的老鸹头谷收获后品相好的用来打谷糁,差的只得喂鸡,卖着不值啥钱,都是自给自足而已。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农闲时庄上来个弯腰老头儿,架子车上拉着炸谷花机。车还未站稳,大人小孩可围得水泄不通。都回家端包谷,来晚排不上队啦!老头儿笑着说。一茶缸谷外加一毛钱炸一锅,黑乎乎的炮弹样的锅在红艳艳的火苗中滴溜溜打着旋,终于停下来……老头儿使铁棍子别住锅端下来,喝退左右,大家都屏住呼吸。“砰”一声巨响,谷花的香味儿随着热浪扑入鼻腔,孩子们潮水般围上去抢散落在地的零星苞谷花,笑声飘荡在村庄上空。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两年后,又有炸谷筒儿的生意人频频光顾。平时校门口老奶奶卖的谷筒儿都装在长虫皮袋里,长度和袋高差不多,两分钱一根舍不得买。机会终于到来,我端个大茶缸,满满的炸一簸箕。年二十三晚外婆炕火烧,我嘴干裂得不能食,既而愈演愈烈。总之,那年春节我满嘴燎泡,痛苦不堪,过得没滋没味,都是谷筒儿惹的祸。
然而有一天,谷的各种价值被彻底发掘,它一夜之间身价倍增成为香饽饽。庄上人也顺应潮流不再种黄豆绿豆,谷成为主打秋作物。
每年农历五月麦收罢,家家户户开始买谷种,种苞谷。种子品类繁多,叫人眼花缭乱。除高产的粮食品种外还有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等,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及各方面的需求。
奈何今年淮河以北几省严重干旱,谷迟迟不能耕种,有条件浇灌的只是部分,另外人家只能等待。天不遂人愿,二哥最终决定外出务工,把家里包的二十亩地交由二嫂耕种。地里损失了腰包不能损失,按照他的话说。真是脑子活吃白馍,搁以前年年收获老鸹头也只能顺其自然、望天兴叹。
现在四季超市的谷棒儿供应充足,随吃随买,但我仍吃不够。手机上说谷的营养价值高着呢,既能食用又可药用,何乐而不为?
据说谷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蜀黍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谷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可种蘑菇等,勤快点的把砍下的谷秆就近卖给养牛养羊场,这又是笔收入,所以现在鲜见人们再用谷秆烧锅。的确,烧锅有点大材小用,它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才是嘛!
信步在家乡的田间小道上,满眼是绿,绿油油的谷地一望无际。附近有人在田间用简易农具施肥,深吸一口气,嗅不到以前施臭肥那种呛人的气味儿,空气新鲜清爽无比。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大哥,今年种得晚,估计谷产量咋样?有人问。
这俩月雨水足的话还不成问题!施肥者应到。
古时,每年开春,皇帝要带领文武百官行籍田礼于先农坛,祈盼五谷丰登、岁稔年丰、国泰民安。今朝,农人们依旧辛勤劳作、春耕夏耘,期盼风调雨顺、春华秋实、穰穰满家。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家乡的玉米,金黄闪亮,粒粒绽放着光芒。承载着祖祖辈辈对粮食的敬畏与虔诚,对土地的神圣之感;承载着父老乡亲的期盼,岁岁年年!


作者简介

唐亚,社旗县太和镇唐岗人,2000年参加工作,已过不惑,仍在奔波,爱好旅游,但诗和远方不属于自己,偶有灵感之际才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忙里偷闲记下只言片语为生活增添些许情趣罢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