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侯咏:小院有口大水缸

  • Sòrγy︶ㄣ
楼主回复
  • 阅读:172
  • 回复:0
  • 发表于:2022/6/2 10:48:26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小院有口大水缸




作者 |侯咏


老家院子里有一口老式陶缸,因为年代久远,外围一层黑红的釉面已经褪了色。从我第一次登门时,它就静静地伫立在那棵核桃树下岿然不动,像个沉稳又忠诚的守护神。

听婆婆说,这口缸可有点年头了。爷爷五十多岁时,曾在一个修建河堤的工地食堂帮工,那时候这口缸是食堂蓄水专用。一九七五年底河堤建好交工,食堂也随之解散,爷爷看这口缸容量够大,坚固耐用,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就找到负责人出了点钱,请人帮忙用架子车把它拉回来,专门装粮食用。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一家老少有口菜汤喝,有口窝头吃就不错了,哪有多余的粮食可装呢?听婆婆说,那时生产队偶尔发点吃的东西,就赶紧放进缸里盖上石板,为的是不让贼精的老鼠钻进去偷吃。因此陶缸空有一副偌大的皮囊,肚子却经常都是干瘪的。或许爷爷买它用来装粮食的初衷,就是希望粮食满缸,心存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吧!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我最初见到它的模样)

后来等公婆继承了家业,婆婆就用它来盛水用了。因为经济条件差,压水井还不是家家都普及,公公就从村里有压水井的邻居家挑水回来,一桶一桶倒进大水缸里储存起来,方便饮用。

夏天到了,干农活回来的人从田里回来,汗如雨下衣衫湿透,一进院先直奔水缸,掀开缸盖用水瓢舀出来一勺,咕噔咕噔喝上一气,热气瞬间被赶走,一阵沁凉穿膛而过,每个毛孔都是凉丝丝的,别提多爽了。


说到这儿还有段小插曲。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水缸有着很深的感情。那时我家也有一口盛水用的陶缸,放在灶屋门口。年少无知的我不喜欢照镜子,却喜欢在缸沿边探着头,对着水里自己的影子做鬼脸。

记得有一次我突发奇想,竟然往水缸里吐了几口唾沫,幸亏被大哥及时发现并制止,害得他只好把水倒空,又重新打来一缸。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至今想起来还羞愧自责,往事如烟终生难忘。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从踏进婆婆家门那天,我就喜欢上了这口大水缸。缸口直径约七十公分,高约一米,在我见过的水缸里,算得上水缸巨无霸了。当然在我们这个小有名气的酒乡小镇来说,酿酒的缸多到不计其数,像我们这个比较偏远的村子,这种材质的缸几乎每家都有,但我却对自家这口大缸情有独钟。


一到天气炎热,瓜果上市时,我都喜欢把樱桃,葡萄,无花果,西瓜等水果放进水瓢里,看着美味坐在“船”上优哉游哉,自己也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了扒着缸沿往里看的童年。水里映衬出的天空清澈透明,像孩童纯真无邪的眼睛。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缸是承载这股源泉的容器。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的滋润,万物就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水缸盛满了水的画面,一直给我以丰沛殷实的满足感。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今年春节回娘家,看见二哥他们把一个大葫芦一分为二,一半装上灯泡做成一盏夜灯,挂在院子里照明用;另一半则被我看中,带回家做了舀水的瓢。

看着葫芦瓢在水缸里来回悠荡,我的心再次破防,这曾经熟悉的画面,让人感觉很遥远又近切,眼前总会浮现出年轻时的母亲,拿着葫芦瓢舀水的身影。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爱屋及乌的我,花了两年时间淘来几口大小不一的陶缸,汇集在老家院子里,和那口大陶缸遥遥相望,装上泥土栽入荷根,静候荷仙登场。到了夏天,看一池池圆圆碧叶随风摇曳,捧出粉嫩或洁白的荷花,在酷暑的燥热中,独享一份沁香与清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听婆婆说原来总有邻居开口想用这口缸,她都没舍得借,这是老辈人留下来的念想。它似乎已经成了我家的一份子,一个名副其实的镇宅之宝。


时光和岁月都留不住,但是老物件却将故事和记忆留了下来。斑驳的表面,都是时代的记忆,回想起当年岁月,简单且纯粹,清朗而美好。


老物件里装满了光阴的故事,我想把这些泛黄的记忆收集整理,装帧成册,让多年后长大的孩子们,依旧能翻到这宝贵的一张。




作者简介

侯咏,1976年出生,老家社旗,现居南阳,喜欢用文字图片记录点滴生活。个人签名: 只要心中有热爱,人生处处是舞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