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杨道宾:那些年行驶在乡间的“嘭嘭嘭?”

  • 哭花了素颜、
楼主回复
  • 阅读:313
  • 回复:0
  • 发表于:2022/5/13 10:19:38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那些年行驶在乡间的“嘭嘭嘭




作者 |杨道宾

“嘭嘭嘭”是我读中学时候,对载客农用三轮车的统称。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那个时候,农用三轮车刚普及,三轮车主要是用来跑运输,也就是运人,基本上每个镇到县里都有几台甚至十几台三轮车在跑运输。
我的整个中学时代,路上少有汽车,汽车基本都是机关单位干部坐的。群众往返县乡,除了自己骑自行车之外,也都是坐嘭嘭嘭,除了这个,再无其他便捷的交通工具。
之所以叫嘭嘭嘭,主要是因为它是柴油发动机,自身声音大,加上打火启动的瞬间,它发出的声音是嘭嘭嘭,先是不规则燃烧,而后正常燃烧后声音才是匀速的。另外,在爬坡或遇到雨天打滑的时候,狠加油门,排气筒来不及冒烟,也会出现嘭、嘭、嘭想熄火的声音。这是从声音上来讲,从乘坐体验讲,嘭嘭嘭都装有一个大棚子,高两三米,棚内加装一圈坐板,40公分左右,一个农用三轮,沿着木板坐一圈,能载十几人,自身减震效果也一般,坑洼路段,高高的棚子,车子便不时的上下蹦,左右摇,所以,我们都管它叫嘭嘭嘭。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坐在车里,基本都是一个乡镇的同学,大家背着书包,围坐在木板上,互相抓着,或抓着车棚的钢筋,一不小心,都会有甩倒的可能。平时,天气好的时候,一个车坐十来人,遇到恶劣天气,是嘭嘭嘭生意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上车比较早的人,还可以坐在周围的木板上,上车晚了,就只能蹲在车厢里,蹲在车厢里最受罪,手没地方抓,车子还不停的摇摆,跟同性同学一起还好,要是挨着异性同学,车子再一摇摆,手顿时不知道抓什么好了。场面一度尴尬,情窦初开的年龄,彼此暗恋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就有两个同学,彼此好感,但是都不敢说,也不敢公开承认,于是就在坐嘭嘭嘭的时候,我们撺掇着,让他俩坐一起,这样车子一摇摆,两个人就不约而同的凑到了一起,接着又彼此一对眼,赶紧分开,嘭嘭嘭不知成就了多少青春期的露水恋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嘭嘭嘭,后边在棚子顶端还焊有一个架子,是专门用来挂自行车的,天气不好,或者不想骑车时,招手即停,自行车的车把往架子上轻轻一挂,不论怎么颠簸,自行车都不会掉下来。
除了连接乡镇和县城的小交通之外,嘭嘭嘭如现在的汽车一样,还可以包车,我们村里老太太们常去一百多公里外的山上烧香,他们经常租用这种三轮车,除了木板可以乘坐之外,车厢里还放置了一个个椅子,一个小车厢,挤挤能装下二十多人。上山下乡,蹚水过河,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一个面包车的容积比三路车大不了多少,还是四个轮子,超一人就是超载,可见,嘭嘭嘭里边坐二十多人,是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驾驶嘭嘭嘭的,可不是一般人,最显著的特点是胆子要大,农村道路,坑洼不平,加上嘭嘭嘭是三个轮子,速度较快,常常一个坑,车子便跳起来了,三咕噜只剩两个轱辘着地是常有的事。
嘭嘭嘭也常有翻车的时候,不过是翻车,都是速度较低,主要取决于路面,往往都是侧翻在一边,人压人,都堆在车厢里,还好不会有大的伤害。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嘭嘭嘭没有兴起几年,就被城乡公交车给替代了,与之同步的还有道路越修越平整,越修越宽,面包车逐渐也兴起了,乘坐起来,更加舒适和安全了,嘭嘭嘭也就告别了历史舞台。


作者简介

杨道宾,男,1985年生,社旗县大冯营镇人。现居洛阳,从事文秘工作。平时喜欢阅读思考,仰慕古仁人之心,闲暇时写些豆腐块文章,记录生活感受、描画社会万象,文字质朴,情感真挚,以深思运笔为乐。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