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张弛:【过年记忆】寻找年味儿

  • 余温散尽 ぺ
楼主回复
  • 阅读:174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22 14:43:28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过年记忆】寻找年味儿




作者 |张弛


过年的概念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很多孩子的童年记忆,对于90后、00后这一批孩子来说,放假后基本没有像我们80后一代小时候慌着盼着过年的冲动和期盼。
年关将近,新冠疫情在全国依然呈多点爆发扩散状态,老家河南许昌、郑州、安阳最近都成了重灾区,看来计划着今年回老家过年的想法基本成为泡影。
我问老婆今年过年准备点什么年货呢,她想了半天说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什么都觉得没有味道,觉得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年味变淡大概是从上高中时慢慢察觉的,到如今不惑之年,竟再也找不回孩童时那种盼着放寒假,一天天数着手指头盼过年看春晚的期待了。
河南农村的小学一般腊月初八左右就放假了,所以初八后村里面每天都弥漫着孩子们迎接新年的欢声笑语,大家一起放鞭炮、吃麻叶、用弹弓打鸟等等。
我是一个比较怀旧甚至有点恋旧的人,非常害怕美好事情的失去,就像迎接新年,除夕前天天都很期待和憧憬,但到了初一,就多少有点落寞,因为最美好的时光成为了过去。
想必任何幸福的事情都是在到来前的时刻是最美好的,含苞欲放的美大抵也是这种味道,就像很多惺惺相惜的恋人,保持一定距离欣赏反而更长久和美好。
二十三,火烧馍豆腐汤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画画;二十九,去灌酒;三十儿,捏鼻儿(包饺子)。除夕前的每天都安排的满当当,父母每天都按照这些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忙碌着,我和姐姐们也都围在父母身边,争着让父母带着去兴隆街赶集,两毛钱的五香瓜子放满了我的衣兜,也装满了我童年的幸福,供销社门口五毛钱卤肉的醇香至今仍萦绕在嘴角。可能也就是这种既定的仪式感让年味烙在了我们童年的记忆里。


兴隆街的集市是农历的单号,南边太和乡的集市是双号,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村村通公路,小时候从家通往兴隆街的路都是土路。加上年前下雪或者下雨,从家到街上步行要将近40分钟,天气好点话父亲骑着28大杠永久牌自行车带着我,我就坐在父亲怀里的前杠上,父亲一路不停地和同样去上街赶集的乡亲们打招呼。


忠厚的父亲42岁的时候才有我这一个儿子,可谓老来得子,我也成为家里和家族里的宠儿,但一路走来,我却没有感到家人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可能也是家人这份有距离、有责任的爱才练就了我后来的坚韧和笃定。
办年货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置办走亲戚的礼品,乡里供销社无疑是最大的购物主战场,供销社油炸的果子用黄油纸盒装上外边贴一个红色封皮,用纸绳系起来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呼啦啦”礼盒了,再配上几盒饼干和几包白糖,走亲戚的年货基本购置完了。

“呼啦啦”、饼干、白糖三件套是常规亲戚的标配,假如姑娘回门,那就根据情况再配上一个礼条(猪肋骨、肥肉、瘦肉各占三分之一)也就差不多算走亲戚的高配了。
关系一般的亲戚一般都是早上9点左右去走,坐家里聊个半小时喝会儿茶也就离开了,这样不失礼节彼此又不拘束,走的时候一般会捎一包白糖或者饼干作为回礼,带小孩的一般还会给2块压岁钱,所以时常会出现给亲戚送的礼没有人家回礼多的情形。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论礼轻礼重,一包“呼啦啦”联结了多少家的亲情,而如今很多家里堆满了好烟好酒好肉,以各种理由忙碌的当下人再也听不到“呼啦啦”礼盒的那种响声了。
工作之后很多场合都在说北方人尤其是山东、河南人在全国当中层干部的人比较多,说这些人教养好,讲规矩。我想这应该和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在中原大地根深蒂固的原因有关,“礼、义、仁、智、信”的思想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通过村里的“唱大戏”入脑入心,“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收姜维”、“卷席筒”等等著名曲目一年一年、一遍一遍地在我们耳边回响,是非善恶、忠厚仁义、诡诈狡猾的认知早已在童年的心里生根发芽。就连这过年拿上几盒“呼啦啦”走上十几里串亲戚的经历也不经意地在孩子们价值观中烙印着“礼”字。
腊月十七左右,父亲便会从村里杀猪的人家割上20斤左右的猪肉,这是我们一家人一年的期盼。寒冬腊月里一个20多斤的猪后腿被挂到里堂屋的墙上,母亲几乎每天中午都要割下一块做面条、炒萝卜以及熬菜用。那时的肉味不知为何那么香,30岁以后我便不怎么吃肉,尤其是猪肉,感觉现在买的猪肉嚼起来跟吃棉花一样,甚至不用刀切,用手都能撕断。
我时常问母亲为什么小时候的猪肉好吃,她说过去的猪都是自家粮食喂大的,一头猪差不多要养一年,现在超市的猪都是养猪场吃饲料3个月就出栏的。后来我经常去郊区买一些黑毛跑山猪肉,但还是找不到儿时味蕾的猪肉香。
过去一年到头一家人也就过年吃20斤猪肉,现在单位食堂里基本天天变着花样呈现着各类肉品。一种东西一旦稀有便会变得珍贵,天天陪在我们身边的东西我们却常常忽略。
我们经常着急着拼命埋头赶路,却不知为何赶路,也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甚至会把一天累积的坏情绪发泄到自己最爱的家人身上却不以为然。
离家求学工作至今走遍了国内31个省市区,“熬菜”这门厨艺应该是河南农村独一无二的招牌,其余省份的菜肴鲜见熬菜这门手艺。冬日的晌午,父亲坐在锅底门添柴烧火,母亲忙活着把肥肉化油,8成油温加入葱花、八角和姜丝,随着呲啦一声二两瘦肉下锅爆炒,点几滴酱油,几番翻炒后迅速加入冷水激锅,香喷喷的油烟扑鼻而来。待水沸腾后加入红薯粉条、人造肉和木耳,熬上十分钟最后加入菠菜起锅,一大锅香喷喷的“熬菜”便映入眼帘了。
我时常在想祖辈们为什么发明了“熬菜”这门厨艺,是怕分开炒菜容易凉还是偷懒等其他什么原因呢。一份美食里肉、菜、汤俱全,包括现在的河南烩面也继承了熬菜的精髓,内容丰富、味道鲜美、统筹兼顾。我想这份淳朴的饮食背后肯定蕴藏着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中庸”的处事大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工作的日子里,我时常想念家乡“熬菜”这道美食,在很多个回不了老家过年的春节里,我经常亲自下厨操刀“熬菜”,父母和孩子们都夸奖我“熬菜”的手艺一流。
原本这是母亲的独门绝技,随着年龄的增大,母亲慢慢淡出了厨房,她经常抱怨自己年龄大了做饭不好吃,做饭火候和盐量都掌握不好,殊不知母亲年轻时候的厨艺在家族里也是响极一时。

“熬菜”最后画龙点睛之笔非菠菜莫属,我不喜欢南方的菠菜,长杆、瘦弱、没有质感,吃到嘴里平淡无味,最关键是没有老家那种经过霜打后的甘甜。
前几天忽然在抖音上看到有老乡在卖老家的矮秆爬地厚叶小菠菜,立马下单买了20斤,快递到手的第一时间拆开清洗后爆炒了一盘,儿时味蕾菠菜的甘甜又回来。
在抖音买菠菜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推送视频,“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他乡成了故乡,故乡成了远方”,加上凄凉的背景音乐,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小时候拼命想逃离的家乡却是长大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前几年,父母坚持要在老家盖几间平房,说以后老了终究还是要回到老家,不想流浪在外面,外面的城市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年味其实是一种童年的乡情,童年的80年代物质和文化都比较匮乏,几斤肉,几部香港彩色武打片便成为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向长三角和珠三角,经过了近20余年的沉淀,大批新型农民城市务工者渐渐在城市扎下根。
现在过年,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回不去农村,所以小时候整个村子孩子聚集一起过年的场景也永远封存在那个特定的80年代里,想必这也是年味变淡的一个主要原因。
现在大家再也不会一个村子围到一家院里看《射雕英雄传》,初一到初五下午南阳电视台的《绝代双骄》、《侠客行》等香港武打片追剧的情景也一去不复返了。
信息化的便捷高效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却也冲淡了家人的亲情,事物都是辩证的,都具有两面性,并不是所有快和便捷都能带来我们内心的愉悦和安然。我们经常顾着低头刷抖音、看微信,却不愿意给父母或者亲人打上几分钟电话交流。
诚然当今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们赞美生活,表达幸福情感的方式并不一定需要通过过年的特定仪式感来体现。个性化、差异化表达爱的方式渐渐成为90后、00后的主流。
我们都在说现在的过年没有意思,没有小时候过年好玩,其实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我们找不到当初过年的心劲了,也再也找不回童年时的那份纯静了。


作者简介

作者:张弛。社旗兴隆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