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赊店古镇记忆》之(第206辑)@“赊”义之源,诚信为基

  • 惠寒
楼主回复
  • 阅读:440
  • 回复:0
  • 发表于:2021/11/10 10:27:18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赊店镇源于夏,兴于汉、盛于明清。鼎盛时期,凭借环镇之潘、赵河汇唐河接汉水达长江水运优势,南船北马,总集百货,成为南北九州通衢,中俄万里茶道枢纽,全国最富有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与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同称全国四大名镇,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拉不完的赊旗店”之誉。古镇的繁华,占天时、据地利、融人和,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信义文化,正是支撑赊店商业繁盛的基石。


赊店的信义文化,保存在辉煌壮丽的古建筑群中,雕刻在石头、木料上,流传在当地和周边人民的口碑之间。可以说,古镇处处都铭刻着这种文化烙印。游赊店古镇,不仅能够观览辉煌壮丽的古代建筑、感受圣哲先贤的人格魅力、品味丰富的人文历史,还能够熏陶在徐徐而来的文化的清风之中,体验古镇文化的独特魅力。


                (摄影:陈俊义)

诚信节义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华夏美德的重要体现,是儒、法、道、佛各家共推的道德准则。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荀子认为“诚信生神”。道家主张“言善信”(《庄子·渔夫》)。佛教认为:“万法皆空,一诚为实”。信义为人之本,廉节为仕之要,诚生廉,廉生威。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以义侍人的道德传统,成为铸就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赊店镇的兴盛之基和精神之魂。

“赊”义之源,诚信为基

由《清史稿》、《南阳县志》等史籍和碑刻所载,赊店古镇原称为“赊旗店、赊旗镇”,民间俗称赊店。中华文字奥妙无穷,“赊”字的本义各类字词典多有阐释,《新华字典》对“赊”字的释义是“买卖货物延期付款或收款,例如赊销、赊帐、赊欠。”“赊”的基石就是诚信,无信义则无赊也。遍查中国地图和地名典籍资料。以“赊”为城镇命名者,全国仅此一家。足见“信义赊店”成名之根本也。



刘秀赊旗赐名,诚信千载佳话

赊旗店的成名,源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朝政腐败,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汉景帝九世孙刘秀在此地刘记酒馆智赊“刘”记酒旗,留下赊据,言:大丈夫以信立世,有赊有还,天经地义。遂以此酒旗为帅旗招兵反莽,举兵南阳、大战昆阳、定都洛阳,三年成就帝业。刘秀称帝后,不忘当年承诺,亲封赊旗店,封赊店老酒为宫廷贡酒。为此而有“赊你一面酒旗,还民一代盛世”之典故。赊店成名之源,诚信之诺为证。

诚信立国,光武中兴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评价刘秀是历代帝王中“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刘秀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由放牛娃到皇帝的人生巨变,并成为一代明君。他坚持以诚信立国,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减轻税赋,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关注民生,惩治贪腐,善待功臣,实现光武中兴。赊旗聚义成为这一巨变的起始和亮点。信义赊店也成为光武中兴东汉文化旅游线的重要景点。


(摄影:陈俊义)


信义之诺,名联传世

刘秀赊旗的典故世代相传,立据之诺御封赊旗店成为千古佳话,信义为本更成为赊店的传镇之宝薪火相传。为此,赊店人世代相传着一副名联:“赊旗赊酒不赊义,食鱼食蔬不食言。


九门赊店 (演唱:李成涛)


大义参天·霄汉铁旗杆

天下第一山陕会馆前院,雄立着一对铁旗杆。旗杆通高 17.60 米,下部直径 0.24 米,基部为青石须弥座,座上二铁狮,东雄西雌,体形硕健,昂首挺胸,方嘴巨目。旗杆自铁狮背腾空而立,直插云天。旗杆下部原悬挂一副铁铸楹联,联文为:“浩气千秋昭日月,英灵万古震纲常”,惜于“文革”中被毁。旗杆上部分挂“大义”、“参天”镂空铁幡,合而为楹联之楣额。其间分铸两条遒劲飞腾之蟠龙,上下悬云斗,杆顶各立一凤,作展翅引颈高鸣之状。这既是一对关庙特有敬颂关公忠义精神之旗杆,更是古镇商家高高树起的以义取利的信义宣言之旗。那镂铁的“大义参天”四字历经 200 余年风雨仍熠熠生辉。央视四套曾制、播《铁旗商魂》专题片,广誉海内外。


铁旗杆铭文:古代工匠的广告宣言与责任书

铁旗杆底座一对铁狮背部两侧均铸有铭文,东侧铁狮铭文为“大清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桐月,叩献山陕庙铁旗杆一对五万余斤,永保平安,吉祥如意”,署名为同州府朝邑县毡坊、合阳县胶坊、大荔县皮坊人等仝叩献;西侧铁狮则铸有各铸造作坊和工匠之名。这是一种品牌印记与名号,既是这些作坊工匠自豪的广告宣言,更是对他们技艺产品负责到底的铁铸责任书,是古代工匠诚信精神的体现。

铁旗杆碑记:诚信之公示

在山陕会馆东辕门南侧,立有一块《南阳赊旗镇山陕会馆铁旗杆碑记》。碑文记述:“赊旗镇在县治之东百里,地属水陆之冲,商贾辐辏,而山陕之人为多。因醵金构会馆……而我朝邑一属之所募除公用外,独赢三干余金。庙之壮丽不可有加,又不可析金以入私橐,因铸铁旗杆二株重五万余斤,树于大门之左右。”“不可析金以入私橐”、这重重的八个字,正是古代商人诚信之德的庄重公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