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贾龙杰:旧时的牛经纪

  • 万能男神经i
楼主回复
  • 阅读:395
  • 回复:0
  • 发表于:2021/9/18 10:08:10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旧时的牛经纪




作者 | 贾龙杰

过去,无论是单干或大集体时代,牛都是庄稼人最重要的耕田和运输的工具。农民视牛为宝,一犋耕牛常常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由于每个家庭的条件和需求不同,所以牛和其它大牲畜的买卖,就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有买卖交易就要有一个市场作平台。牛的交易市场叫“牛行”、“牲口市”或“牛绳”。“牛绳”多设在集市或远离集市的大村庄。一些传统日子会、庙会、物交会、农贸会上也都设有“牛绳”。“牛绳”一般会设在面积较大的空旷地方。在场子的四周栽上二三尺高的木桩,木桩与木桩之间用麻绳连接起来,进入到该牲口市的牛或驴、马、骡等大牲畜,都把缰绳拴到连接木桩的绳子上,所以这样的牲口市就俗称“牛绳”或“牛牙绳″。

农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人事不成。”要成交一笔生意,必须有一个中间人进行说合,就像是一对新人成婚要有一个媒婆从中介绍一样。这样在“牛市儿”上出现的专业从事买卖交易的经纪人就应运而生了。
“牛经纪”又称“牛行户”。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干得了的。他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言善辩,精通牛的知识,了解牛的行情,信息畅通,八面玲珑,有瞒天过海、死蛤蟆捏出尿来的本领,能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牛市儿中,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挣得真金白银来。

我小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牛行户”,外号叫“二摆头”,其真名字叫什么我已经忘了。我叫他二伯。他个子不高,有点粗胖,脑后留着“半截毛”长发,八字胡,秋冬季节穿一件能遮住屁股的月蓝半截褂子。
肩上经常背着一条又粗又长的皮鞭,鞭长约有七八尺,中间约有鸡蛋那么粗。鞭把不到一尺长。搭到肩上,前边鞭把儿到腰间,后边鞭稍拉着地。鞭根部拴着红缨子,鞭稍为生丝做成。

摄影:王立力
“牛行户”肩上搭的大牛鞭是他职业的重要标志。他若握住鞭把儿奋力一抽,响若步枪,令人震撼。无论如何性烈不训的牛马驴骡,到他手里,溜上一圈,若还牛犟,一个响鞭过后,鞭花就会在它的后臀上,落下一个疙瘩,无论如何性烈的牲口就会变得服服贴贴。
我的父辈和王二伯多有交往,他对牲口的知识和做牛经纪的经验也多有吐露,小时候耳濡目染也记得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氏营有个牛经纪叫吴四,由于生产队买卖牛也常和他打交道,也听到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今天我就把这些道听途说的有关牛经纪的一些零零星星的往事,说给青年朋友们听听。
作为一个优秀的牛经纪,首先要精通牛的品性,才能对一头牛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接近实际的市场估价,在此基础上也才能在买卖双方进行权衡调停,最后做成买卖。
相传,我国最高的评价牛品性的书叫《相牛经》,是战国时代齐国大夫宁戚所著,原名叫《齐侯大夫宁戚相牛经》,后成为相牛圣典,宁戚也成为相牛老祖。但一般的牛经纪,文化水平都不高,恐怕看过宁戚《相牛经》的人不是太多。不过行内人士相牛也有他们的经验性口诀,即“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龙关广,后看屁股齐。”也就是说,品相好的牛皮毛要柔顺、有光泽、有弹性;牛蹄子要齐而圆,前后脚成“前尖后弓”型,行走时后脚印能超过前脚印为最佳,此为步行有力好耕田;“龙关”(即牛背)须宽广,则耐劳肯干;屁股壮阔,则有耐力,生育也好。

对于牛的年龄,是靠观看牛齿的方法来识别的。观看牛龄的时候,左手拉提牛鼻圈,右手从牛嘴侧边伸入,拉住牛舌,引导牛嘴自然张开,便可观察牛齿。
刚出生的小牛没有牙齿。七至十四天乳牙长出,三至四个月乳牙长齐。一周岁后,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永久性的牙齿。
一对牙,为一岁半至两岁;四个牙,为两岁半至三岁;六个牙,为三至四岁半;八个牙为五岁,称为“齐口”或“正口″。
一头牛的年龄可达二十五至三十岁。但它能干活的时间只有十二、三年。且公牛犊长到三——十二个月龄时,要进行阉割(我们这里叫“骟牛”),以使其性格温顺,便于管理。没骟过的公牛叫牤牛;骟过的公牛叫犍子。所以,一头牛一对牙时为幼年,身体发育还不十分成熟,尚不能干活;四个牙为青年,可以上套学活;六个牙为壮年,各方面均已成熟,正是干好活的年龄段;八个牙“齐口”后,身体已发展到顶峰,接下来就变成“老犍头”了。

还有这样的口诀:“五岁牛齐口,六岁生边齿,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牙提升。”根据牛牙齿的个数、牢固程度、牙齿间的缝隙及牙齿的磨损程度就能大概判断牛的年龄。
在牛绳上,牲口的交易中的讨价还价不能直接说出来,而是有固定的行话与手语,通过牛经纪与买方、卖主在暗中用指头摸码来交换意见。夏天在草帽下面摸,冬天在衣襟或袖筒里摸。他们你来我往地暗自比划,你摸摸我的指头,我摸摸你的指头,嘴里念叨着:“这个整,这个零儿,你看行不行?”就这样反复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交易。俗称叫做“比码子”。

成交后,由牛经纪唱出牲口的正价,然后一起到工商所和税务所设在牛绳的办事处办理手续,除了正价外,买方还要依照1982年底国务院颁布的《牲畜交易暂行条例》规定,交纳5%的交易税(此税种1994年取消)。牛经纪的手续费(旧时叫“佣金”),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交易成功一头牛,牛经纪得10元,也由买方付。牛经纪的手续费也有按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抽取的。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其抽取手续费的办法略有不同。只有完成两种税费后,才能把卖主应得的钱款交到他手里,这样这笔交易才算完成。
另外,老辈子还留下一条规矩,就是“卖牲口不卖缰绳”。不管这缰绳是皮绳还是麻绳,牲口卖给别人时都要解下来,留作一个纪念。

摄影:王立力
牛经纪在其经手的每一次交易中,都会费很多口舌的,尤其是对那些把牛价说得特别离谱的卖主,牛经纪会假装生气:“看看你那牛的膘情,你哄得了别人还能唬得了我吗?你敢狮子大张口要这个数?你信不信,这个价我能买两头!”卖主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知道说张了头,赶忙上前递烟讨好牛经纪:“牛经纪抽了烟,转身又找到买主,手伸到对方的袖筒里比划着说:“那头牛的骨架好,没出过大力,少这个数,你有日天的本事也牵不回家!”接着把手伸到牛经纪袖筒里,给出一个新价钱。如此再经过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双方都做出一些让步,这笔交易就成功了。
为了表示牛经纪的诚信,避免买牛人上当受骗,买卖成交后在付款的方式上,还允许延期付款。如买主先付部分定金,把牛牵回家“试槽”。若牛回家便能正常吃草倒沫,说明牛很健康,三天后买主就会把欠下的款全部交付给牛经纪,若把牛牵回家后,牛不吃草,经过调理,三天后仍不吃草或不倒沫的,说明牛有毛病,买主把牛交给牛经纪,牛经纪经过核实后,会找卖主把钱款追回,如数交还买主。
听说在旧社会,也有一些不良牛经纪,靠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使黑钱。如一个牛经纪在买卖成交后大声唱道:“黑牛换黄牛,找钱一百五!”究竟谁找谁钱,含混不清。在买卖成交后决定分期付款时,他又会声唱道:“七十现钱八十期!”这句话有两解:一种理解是,如掏现钱作价70元,如延期付款则作价80元。另一种理解是,这头牛作价共150元,其中现金70元,延期付款80元。牛经纪就是利用这种瞒天过海的手法使黑钱的。

解放后从五十年代开始,工商管理部门所招聘的牲口交易员,都是经过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县工商管理局和各乡镇工商所,对交易员的品德和行为都在进行着有效的监督,对个别工作中有坑蒙拐骗行为的,都进行了严肃处理。所以这种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很少发生。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数千年来耕牛作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除少数山区还有人养耕牛外,在广大平原地区,耕牛退出了历史舞台,因而牛经纪这种职业也就不复存在。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牛和乳牛的养殖业仍有蓬勃发展之势,在一些养殖专业区,仍有相当规模的肉牛和乳牛交易市场,牛经纪(现在叫市场交易员)这种有着古老历史的职业,仍可不断地延续下去。
2020年9月10日

作者简介

贾龙杰,1940年3月生,方城县赵河镇人。1957年方城二中初中毕业后,曾任民办教师24年。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考入南阳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方城县第一高中工作,曾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副校长;方城县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十一届副主任。退休后于2004年被任命为方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至今。曾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编印《关爱之路》、《启迪心灵的金钥匙》、《岁月沧桑》等书。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