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华中寺传奇之“古寺起源”

  • 缺我也没差
楼主回复
  • 阅读:1030
  • 回复:0
  • 发表于:2020/7/30 17:13:04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社旗县太和镇和饶良镇交界处,有华潭河和马河两条河流在此交汇,历史上河岸边曾经有一座气势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寺,名叫华中寺。

华中寺兴建于隋朝末年,兴盛于唐朝和宋朝,经多次扩建,曾经在最繁华的时候有受戒武僧上百人。据说华中寺在唐朝时期建有前中后殿三进,东西厢房若干,除了三仙姑殿外,还有大雄宝殿、观音阁、火神殿、如来佛祖殿等,大小房屋计40余间,寺上所有田地达几十顷,鼎盛之时,四周诸姓佃户皆送子女入寺修行。唐朝中期和少林寺齐名,两寺之间互有来往,寺庙里主持和少林寺方丈师出同门。后来在宋朝末期历经多次战乱,古寺被毁。明清时期古寺又被附近村民重建。只是到近代文革期间彻底被拆,曾经兴盛几百年的古寺,完全找不到一点历史痕迹,令人唏嘘不已。据说在文革前的社旗地图上,仍标注有华中寺这个名字。

华中寺里除供奉的有观音菩萨外,还有一间供奉着是三位女菩萨,又名三仙姑,这是唯独华中寺里独有的景观。说起这三仙姑菩萨,还有一段凄美的传奇故事呢。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四起。在湖北随州,有一个淳朴的小山村,村里有一家六口姓陈,男主人叫陈继东,秀才出身,师承孔孟。夫妇俩共有四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叫玉生。下面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十岁叫玉仙,二女儿十八岁叫玉阁,小女儿十六岁叫玉玲,三个女儿都漂亮水灵。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苦,但也是幸福安康。

这一天,老陈和往常一样带着儿子玉生在外边给人家教书,家中只有三个女儿和老妇人在家。傍晚时分,一群穷凶极恶的土匪突然闯入村庄,烧杀抢掠,把小村庄浩劫一空。这群土匪看到老陈家里三位姑娘长得亭亭玉立,就动了歹心,欲抢到山上图谋不轨。老太太拼死拦挡,被土匪踹倒在地,无力起身。匪徒们强行把三姐妹拖出了村外。三贞烈女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圣贤教诲,性情刚烈,不堪受此大辱,奋力挣扎,誓死不从。这群丧心病狂的土匪恼羞成怒,竟将三姐妹用刀活活杀害。

老陈父子俩晚上回到村中,看到村上到处惨不忍睹,顿觉肝胆欲裂。回到家中时,老妇人已经醒来,哭得死去活来,又见到惨死的三个女儿,父子俩更是悲痛欲绝。二人强忍悲痛匆匆把三姐妹埋葬后,玉生背起母亲,一家三人离开家乡,徒步往北沿路乞讨,一直走了好多天,来到当时的唐州和泌阳县交界处,即现在的社旗县太和镇与饶良镇交汇处的华潭河岸边,看到此地土地肥沃,清静优雅,便在这里搭了一个简易的茅棚,住了下来。之后附近老百姓得知老陈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后,深表同情,纷纷伸出援手,拿来过日子用的物件。这一家三口就在这里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从此便在华潭河岸边安顿下来。

老陈原本就是读书人,学识渊博,以前经常给富家子弟讲学,为报答乡亲们的恩情,闲暇时候,就和儿子主动给附近村民的孩子传授知识,从上古神话至伦理纲常,从史记到四书五经,凡是知道的古圣贤文化无一不讲。久而久之,村中乡邻,颇为爱戴和敬重陈氏父子,男女老幼,纷至沓来,听其教学,一时间,门庭若市,好不热闹。农闲之时,附近的村民无论老少,都喜欢到老陈这里坐坐,谁家婚丧嫁娶,都会找老陈父子选日子并主持,谁家孩子起名,都会找老陈父子帮忙。

  有一天,一个擅捏泥像的年轻人来到老陈家,听说老陈博学多才,特来拜师学艺。这个年轻人勤快能干,深受老陈夫妇喜欢,应年轻人要求收了他做义子,起名玉龙,从此老两口又多了一个儿子,家里平增添了几分祥和温馨。只是老妇人时常想起惨死的三个姑娘,禁不住偷偷落泪,天长日久,竟日渐消瘦,还得了头痛的顽疾,虽多方求治却不见好转。

  孝顺的儿子玉生眼睁睁看到老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忧心重重却又无能为力。一天晚上,玉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竟见到了三个妹妹。妹妹们告诉他,因父母向善积德,老天爷又可怜他们姐妹三个,就封她们姐妹三人成神,还赐予她们非凡的能力。另外还告诉他,此地是个风水宝地,适合建寺庙,供奉菩萨,要全家人都烧香拜佛,老母亲的疾病自然会好。玉生醒来后,梦境异常清晰,便把此事告诉了老母亲。母亲听后心情大好,连忙向上天叩拜。从此后全家人虔诚信佛,果然不久后,老妇人多年无治的头痛病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这事随后一传十,十传百附近老百姓都连连称奇大家都支持建一座寺庙修寺庙时,附近村民有人送来木材,有人送来砖瓦,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正好义子玉龙会泥塑,他按照师母的描述,把三位姑娘用泥巴雕塑出来,并进行了描彩泥塑做成以后,老陈一家人越看越像,感觉自己的亲人又回来了一样。就这样没多久,一座简易的寺庙建好了,中间是三位姑娘的塑像,后来被人们称为三仙姑,三仙菩萨。此外还有观音菩萨等。因寺庙靠近华潭河,被人们称为华潭寺,到唐朝时更名为华中寺(下篇将另有交代)。

周围村庄的百姓有了小病小灾的,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寺庙里烧香许愿,请神灵保佑,结果屡次灵验。正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河边不起眼的小寺庙寺庙因此而声名鹊起,香火旺盛。那时候,穷人都是步行,有钱人赶着马车,有虔诚者甚至从很远的地方地方赶来。一天,从洛阳来的一对夫妇,来到三仙姑塑像前,不为看病,只想求子。原来夫妇婚后十多年仍没有孩子,二人十分着急,听说此庙灵验,赶着马车千里迢迢来到此地,跪求三姐妹赐个孩子。二人叩拜完毕站起,女人就觉得肚子一热,回家后,真的是怀孕了,第二年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就再次来到寺庙还愿。从此寺庙更是闻名遐迩。

解放后,人们常在这一片的田地里发现宽厚的古砖、长有绿藓的古瓦以及瓷器的碎片。文革时期,华中寺被强行拆除,生产队在此用“东方红”拖拉机犁地时,曾犁出上百口没有上釉的寿缸(和尚圆寂后,把遗体放进寿缸中埋葬。)。以上都印证着古寺久远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八十年代时,有村民在附近村庄的一家村民的红薯窖里找到了清朝时期关于华中寺的石碑一统,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依稀能够辨认出是记载的当时到华中寺还愿的事情。原来华中寺的多统石碑现在究竟哪里去了,至今仍是个待解的谜团,期盼着后人能够早日揭开历史的真相。

近年来,村民和众多有缘居士在张龙兴老人的倡议下,纷纷捐款集资在原址又重建了华中寺。寺庙在饶良镇刘岗村张庄自然村前地华潭河畔,现在占地有近十亩,常住有省内外出家的居士。每逢初一十五,寺庙里香火不断。据寺院主持说,该寺已有扩建的打算。期待着古老的华中寺未来能重现昔日的风采。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