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秉笔十年书乡愁:郑长春@我在远方理解了故乡

  • 颖彦
楼主回复
  • 阅读:12316
  • 回复:0
  • 发表于:2020/4/15 9:09:14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刊头书法:北京故宫   魏殿松) 



秉笔十年书乡愁:郑长春@我在远方理解了故乡

 

——长篇小说《青台镇》创作的前前后后(之一)

    

 特邀撰稿:  郑长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编者按:2020年3月29日,编者从远在西安的知名作家、社旗籍文友郑长春处获悉,其历时10年有余,全书44万字,53个章节,倾力创作的长篇小说《青台镇》问世并将于近期出版发行,编者先睹为快,欣赏了部分章节,获益匪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长篇小说《青台镇》内容提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赊店古镇》

(视频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特别鸣谢) 





       日前,河南南阳籍知名青年作家郑长春历经十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青台镇》,由四川民族出版社重磅推出。

       这是一部研究和展现中原风土人情的厚重之作,全书44万字,53个章节,以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为依据,以中国传统民俗故事为主要载体,生动叙述了豫南古镇青台,自清朝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民国抗日战争百年间,两个家族、三个兄弟的四世情仇。小说围绕着“青台镇”的百年风云,通过上百位形形色色、性格鲜明、命运不同的人物,在官场、情场、商场、战场上的激烈争斗,以现实主义的冷峻,洞透了这块古老大地的精神内核,故事可歌可泣,情节跌宕起伏,结局惊世骇俗,具有深刻的批判力度和强大的警示意义。

       ( 青台镇,现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李店镇境内)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青台镇》作者  郑长春

   

郑长春
家国情怀  永不放弃

       笔名老枪,19752月生于社旗县。现居西安,供职于政法宣传单位。15岁开始发表文章,至今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作家》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篇(首),并多次获奖。著有纪实文学《急红眼的中国人》、散文集《激情碰撞》《古镇遗梦》《赊店物语》等,部分作品被翻译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青台镇》是其首部长篇小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这是北魏杨炫之笔下的“青台”。说真的,当我第一次从书本上读到这样的诗句时,内心甭提有多激动和自豪了。不为别的,只因上面有“青台”二字啊!没想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竟有如此史诗般的意味。后来,又看到了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婚走》中“青台闭,白日开。秀才呵,受的俺三生礼拜……”的唱词,又让我兴奋好长一阵子。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如今成了一个破败的所在。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所见过的古镇中最烂脏的一个,但在那泛着黄水的溃决之处,却开着一朵令人眩晕的花。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壮和超脱呵——这就是青台的独特之处,恐怕在世界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于是,我心里咆哮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陈词滥调,开始扮演一个荒诞主角,进行一种古典与现代的追寻,一次深入灵魂的缤纷探索。

这实在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戏!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小时候,我就常听老人们说起这里的奇闻怪事和名胜古迹,一寺三塔八座大庙,两河四寨汉桑唐柏。每每听到这些,内心总会对故乡怀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思绪便会不由自主飞向那遥远的岁月。

不管它曾经如何辉煌,无论经受多少风雨,那些往事毕竟都成了过去。如今,她像一个洗去铅华的女人,静静地躺在那里,曾经的容颜慢慢爬满深深的皱纹,曾经的浪漫开始弥漫出苍凉的慈祥,那些充满传奇的点点滴滴,就像挂在她脖颈的颗颗珍珠,每一粒,细细望去,都是一个很美的故事。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郑长春深入乡亲们中间倾听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三十年前,我独自一人背上空空的行襄,从这里离开故乡,然后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打拼,三十年后我还是独自一个人回到这里,拥抱家乡,热恋乡土,让小镇上的炊烟飘得那么久远,无论我走多远,我的根在这里,也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把童年的梦就留在了这里,把少年的魂丢在了这里,因此,我的文字里满都是故乡的影子。

正是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却在三十年后第一次用小说的形式将它系统完整地写出来从十二岁到青台读书起,我就想将来有朝一日用自己的笔为这个古镇写点什么。

直到我人到中年两鬓白发,才算给它一个归结性的交代。想一想,三十年一部书,何其艰难,何其漫长,能够在自己有生之年为故乡书写一些浅薄的文字,又何其幸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青台古镇的书,但我想说的是,这里所写的青台,已不完全是过去地图上所标志的那一块行政区域划分的青台了,它是我梦中的青台,是我作为一个文学载体丙青台,是我心中的青台。而我之所以情不知疲地重复这个名称,那是我太爱我的故乡的缘友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还不是一本全面纪录青台古镇的作品,青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岂是一本书就能承载的了?!

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五年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成为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青台那么厚重,实在是我该用一辈子去书写啊,我却用三十年将它写了出来,心里深感不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有人写一本书用一年或几个月,而我写这本《青台镇》却用了整整三十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三十年啊,我却把这段宝贵的光阴投注到了那些密匝的文字中,要是去周游世界,也不知能走多少地方,大饱多少眼福。对此,我一点也不后悔。人各有志啊,别人写作要的是结果,而我要的是过程,不求换来多少眼光赞赏,只求问心无愧。

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必然是立足于本土经验和本土意识的,无论他接受了多少外来的观念和叙事手法,最终他还是要回到他熟悉的那片土地,所有的观念和方法都是为了表现他所处的社会的精神实质,为了表达他对所处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发现。只有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开放式写作才具备更为深远的价值。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郑长春搜寻历史的痕迹)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