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你的福报,藏在你的情绪里

  • 余温散尽 ぺ
楼主回复
  • 阅读:12669
  • 回复:0
  • 发表于:2019/2/26 10:47:05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关子陌 · 主播 | 赏新晴





2019


踢猫效应

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的批评,垂头丧气回到家后,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莫名其妙地受到一顿痛骂后心里十分窝火,转身便狠狠地踹了一脚正在身边打滚的猫。

 

猫委屈地逃到街上,正好迎面遇上一辆卡车,卡车司机为了避让对面的猫,却把路边玩耍的孩子给撞伤了。

 

一个失落的灵魂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得多。


新近研究发现,恶劣情绪与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


而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因曾做过的一项研究证明:


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

 

带有传染性的情绪病毒,在社会中肆意蔓延并进行裂变式传播,并牵连许多无辜的人。


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而愤怒传递链条的最终受害者,往往最无辜、最弱小,也受气最多,譬如故事中的猫和孩子。


这种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踢猫效应。


它告诫我们:


坏情绪会传染并牵连无辜,只有学会控制情绪,切断传递链条,才能避免“踢猫效应”。




坏情绪会传染


在广告公司做营销策划的朋友小尹曾向我讲述过一段她的亲身经历。


小尹的同事白雪是公司的行政人员,所有行政审批的业务单子,都需要由白雪经手办理。


因审批单子积压多日,业务无法正常进行,客户又催得紧,小尹只好去催促白雪,希望可以按照程序尽快办理。




谁知白雪直接甩脸子,冲她大吼:“有什么好催的,烦死人了。”


小尹当即就蒙了,心中委屈万分,她的情绪也好似被白雪传染了似的,一整天看谁都不顺眼。


以至于下班时还情绪低落,骑电动车与人发生刮擦事故,赔了一大笔钱不说,自己的小腿还留下一个伤口。


当天晚上,小尹接到白雪的道歉短信,解释说自己正处于经期,又因被领导数落并要求加班而内心十分不爽,所以就情绪上头语气冲了些,请她原谅自己。


小尹虽理解白雪的情绪,接受她的道歉并原谅她的暴躁,但却始终对她心有余悸敬而远之,坦言再也不会愿意和白雪这样的人深交了。


她说:


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抓住机会就随意发泄的人,就像是一颗移动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不仅会自燃炸伤自己,还会转移情绪攻击伤害身边人。

 

人是社会化的物种,我们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人都可能是踢猫效应的潜在实施者或者受害者。

 

一旦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会牵连无辜,还可能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带来颠覆性的伤害。

 

俗话说,“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才是本事”。


就像何炅说的:


能够不将负面情绪带给他人,才是真正的修养。




坏情绪会失控


2015年3月,温州一家医院里,出生仅仅11天的小如意因抢救无效离开人世,而罪魁祸首竟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事发时,小如意的父母吵了一架。


男人工作不顺,回家看到家里乱糟糟的便对着妻子发泄愤怒。


妻子本就对男人的不体谅心有埋怨,一怒之下,竟将小如意抱起,重重摔在地上。


因伤势过重,无辜的小如意进入重症病房后就再也没醒来。


坏情绪从丈夫传递到妻子身上,妻子又将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悲剧的酿成只在一瞬间。


无独有偶。


上海的一个小区也曾发生过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一位妈妈在和丈夫发生争吵后,居然将自己出生仅6个月的孩子抛下5楼,接着也跟着跳下楼。


而两人发生争吵的根源正是由于负面情绪的交叉传染。


一个指责,另一个抱怨,原本的受害者也转而成为刽子手。




坏情绪就像一把刀,破坏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影响家庭和谐,伤人伤己又殃及无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过一个著名法则:


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

 

如果说恶劣情绪的开端是个无法控制的意外,那么随后一系列不幸,百分之九十都是由于个人的情绪失控所造成的。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每个人都会有坏情绪。


倘若人人都将自己的坏情绪发泄于他人,那么人人都将成为一个踢猫者和被踢者。

 

正如奥里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一书中所说:


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坏情绪会杀人


坏情绪不仅会传染,还会杀人。


《西点军校最昂贵的课程:你如何练就强大内心》中说:


一个成年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如果让情绪控制了你的大脑,那你就可能会丧失了清醒的思考力,判断力,意志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谁还没有一点丧情绪呢?就算真的曾经被生活亏待过,也不应该将恶劣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


有能力控制情绪的人,才有能力掌控人生。

 

胡适先生就是精神自由之人,他一生挨骂多年,却始终心绪平和,从来不曾生气过,更加不会将负面情绪转移他人,他说:


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而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中国的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


高晓松也曾在《奇葩说》中表示,被网友言语辱骂后他从来都不生气,如果骂人能让网友变快乐,那么他就当自己被骂是在做慈善。


尼采说:


获得真正自由的方法是要学会自我控制。


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所以那些精神自由,保持独立思考的人也正是擅长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我们的情绪,我们的焦点应该放在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我们情绪的人身上。




转变态度和认知,不踢猫


电影《The Upside of Anger》中有一句台词:


愤怒和憎恶让你在原有轨迹上停下来。


它并不需要什么燃料,仅是把空气和生活吞噬、浸没……但它是真实的。


它会改变你,塑造你,把你打造成不同于原本的样子。

 

其实负面情绪本身并没有错,发泄情绪也并无不妥。




恰恰相反,坏情绪反而能成为一个人成长路上塑造人格的利器,重点在于情绪的主人如何对待并转化这种情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有一套关于情绪的成熟理论:ABC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界事件是A,人们对于外界事件的认知是B,情绪和行为反应是C。


而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反映C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B。


所以,要想控制好情绪,不让负面情绪传染、转移,最关键的就是明白负面情绪转移的危害,并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对事物的认知。


聪明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踢猫、不被踢,不让自己为负面情绪买单。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专栏好文 点 |好看| 哦 !


作者:关子陌,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


主播:赏新晴,有书签约主播。夜色阑珊之时,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心声。愿我的声音给你温暖和力量、让你安静而丰盈。微信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免费带你读更多好书




该问题处于未解决状态,马上帮楼主解答!我要回答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