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没钱的人,没资格结婚,没资格生病?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这个25岁的穷小子打动了

  • 余温散尽 ぺ
楼主回复
  • 阅读:380
  • 回复:0
  • 发表于:2018/12/7 10:22:23
  • 来自:河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旗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777 篇文章




你有没有感到人生太难,觉得自己过不去了的时刻?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最近看了朋友萧寒拍的一部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


你应该知道他导演的前两部很有名的作品:《喜马拉雅天梯》和《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次,他拍的故事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是两个普通人的生活。


一个 26 岁,被前途、婚姻、孩子困扰着的年轻人;


一个 66 岁,被儿子、病、家庭困扰着的老人。


他们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新疆,彼此完全不认识,生活却有很多相似。


看完后,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每个普通人生活里永恒的主题、所有的痛苦和快乐大概都能归结于 3 个字:


钱、情、命。


我们的一生围绕这三个字,要么被打趴下,要么爬起来继续走。


而这部电影背后讨论的那个问题是:


钱、情、命化成具体的困难,成为我们生活里的一道道坎时,我们会如何应对?


关于钱——

面对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没有钱,你敢结婚吗?有资格追梦吗?


关于情——

面对不被祝福的爱情,该怎样走下去?一辈子就这么定下来了吗?


关于命——

为什么已经赚到了钱,却还是输给了病?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去捐肾救亲人吗?


生活里这一个个暴击,一道道难关,该怎样度过?


导演萧寒说:


“或许只有用力活过的人,才知道答案。”




钱,是大多数年轻人初入社会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片子里的黄忠坚也不例外。一个 26 岁、开面包车的包工头,而他女朋友雪菲的爸爸是开宝马的。


见岳母时,被问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那是不是很穷啊?”




在岳母眼里,面包车就等于没车。


“我上次去见她,她就觉得开的面包车没有面子。”




岳母跟雪菲聊起男友,也三句不离钱:“彩礼,他能给多少?”




雪菲的父母对黄忠坚的整体评价是:


“车又没有,房子又没有,钱又没有。人还长得这样子。”




看起来,他比 99% 的人都倒霉。他也很无奈,只能拿着吉他自弹自唱:


“没有钱,也没有房,只有一个有要求的丈母娘。”




在大城市打工多年也买不起房,租住着十平房子,还隔了两间。连厕所的门都是坏的。

这可能也是一部分年轻人正在面对的生活。


从前我们充满理想,憧憬浪漫,但当我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一步步深入自己人生时,才会真正意识到钱有多重要。


原来自己曾经理解的钱,不是钱。


它还是爱情,还是尊严。





然而,比钱更让人头疼的,是命。


雪菲意外怀孕,黄忠坚最终筹到一笔钱买了车,结了婚。还一起去拍了孕期艺术照,爱情终于有了结果。


可万万没想到,幸福的甜还没尝够,下一个重击又来了:命。


他们的孩子被诊断出法洛四联症,就是先天性心脏病。




黄忠坚说:“我们没做什么坏事,老天不会这样对我们吧?”


很多时候,遭遇不可置信的打击时,我们都是这样的反应。


生活连流眼泪的时间都不会给你。因为还有更重要的问题等着解决。


面对可能困扰孩子一生的病,夫妻俩曾商量过:要不,不生这个孩子了?”


连导演萧寒,也边拍边担心:他们不会决定放弃掉这个孩子吧?




但最后,他们还是决定生下来,同时又要发愁即将出生的孩子手术:


手术能治好吗?有后遗症吗?手术费从哪来?




靠着借钱、催工程款,和慈善机构求助,最终凑够了 10 多万手术费。


但命的问题,却是再多钱也解决不了的。


雪菲哭着说:“孩子生下来,可能一辈子都要小心翼翼,这样的一辈子有什么意思?”


可以想象,他们还会有很多很多坎要过。






我问过导演萧寒,为什么要去拍这样一部电影?


他说,想知道人在困境里是靠什么支撑着走下去的。


我想,也许是爱意吧。


黄忠坚和雪菲的爱情里,有几个细节很打动我。


一次是雪菲的妈妈对她说:“就他那个条件,他找不来好的。”


雪菲说:“对呀,他是找不来好的。所以遇见我就够了啊。”




孩子确诊心脏病时,黄忠坚第一次躺在床上留下了眼泪。


刚生完孩子的雪菲坐在旁边,对老公说:“你坚强一点啊,还有我呢。”




——当我们没钱时,当我们觉得自己有了钱也敌不过命时,往往是“情”,成了我们最后的安慰和依仗。


片中,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另一个家庭也正面临着生活的考验。


66 岁的阿合特,大儿子欠高利贷跑了,他靠做马鞍赚钱,一点一点替子还债。


更难的是侄子得了尿毒症,他的小儿子要去捐肾,儿媳强烈反对,带着两个孩子离家出走。


一边是钱,一边是病,全都找上来了。


可阿合特很从容地面对这一切。他总爱说一句话:


“是人就会有悲伤,唱首歌吧。”




甚至在得了尿毒症的侄子上门来时,都绝口没提自己的欠债,也没告诉他们儿媳妇离家出走的事。反倒安慰他别担心钱的事:


“如果没人捐肾才是最糟糕的,你应该高兴才对啊。”




他也仍然能在生活中保持爱意,每次一回家,开口总是:“我的美人到哪去了?”




生活就是给我们摆了这么多道坎,生气也好,伤心也好,我们都需要先跨过去,和我们爱的人一起。


阿合特有很具体的计划,和很坚定的希望。他说:


“度过这一关,生活就会好起来。


如果还完贷款,我们会变成数一数二的家庭,一年内就会好起来,一年做 20 个马鞍就够了。”





这段话听上去有些心酸,但又很有力量。


身处绝境的人,除了有希望,还能有什么方式可以自救呢?


你看着他们的挣扎,像是看见了生活里自己的每一次无助;


看着他们一次次站起来,又像是看到了自己每一次咬着牙过了一关又一关。


没有抱怨,也没有逃走,而是一步步走着,和生活丢来的困难,迎头相撞。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深陷在“钱情命”,以及它们带来的“穷病老”这三者的纠缠中。


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结不了婚;

爱情败给了金钱和现实;

年纪轻轻熬夜加班突然失去了健康;

年纪越大,还没有足够能力,父母却病重了;

……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事就会对自己迎头一棒。


我听过很有力的一句话是:


“也许不知哪一天,我们会如同竹子一样脆断,但我们值了,活得能像一根竹子,有气有节,有模有型。”


这是上海一对“艾滋夫妇”中的妻子说的话,这是他们查出艾滋后活着的第 14 年。


10年前,他们在医院输血时,偶然感染了艾滋病毒


在外人眼里,他们可能是最绝望的人了。但丈夫发病后,他们一家人还会外出旅行,“最享受一年中的暑期”,会带着孩子们爬各种山,苍山,黄山、灵山、武夷山……


爬一座座山时,他们也越过了生命里的一道道坎。


哪怕在最难的时候,日子还是要朝前过。


最后,导演还跟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他岳母生病了,病痛中执意要拔去针管,所有人都手足无措。这时导演妻子抓住妈妈的手,一下一下一下地抚摸着,像抚摸婴儿一样,老人渐渐平静。


或许,人只是需要那一点点抚摸,就觉得还可以再活得久一点。


大部分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和勇气面对一次次难题。


但有些东西,比如一首歌,一句话,一首诗,甚至一片海,人经历困难时,就成了救心的药。




纪录片里这两个人的生活,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


你以为生活不能再糟,其实它还可以更糟。


但你以为生活就这么完了,其实它总能继续。


其实谁都知道,生活里过了这关,还有更难的一关。我问导演怎么看待这样的人生,他回答说:


“如果不满怀希望,我们还能干什么呢?”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坎,但我们却能在这坎上走。


都是普通人,但却可以活得很有力。


这就是我们。




《一百年很长吗》这部纪录片已经在院线上映了,但作为一部纪实电影,它其实很难得到很多关注。


我很想推荐你去看,我也为你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我想邀请 200 位读者一起去观看这部电影。同时,我还请导演萧寒到现场,跟你们面对面聊聊他在拍摄过程中的更多经历。


放映时间: 12 月 9 号(周日)15:00 - 16:50 

导演交流时间:16:50 - 17:20 

地点在北京百丽宫影城金宝汇店


点击这里 填写问卷报名,告诉我你的名字和所在城市,讲讲你最难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是怎么过来的?我会从中挑选 200 名北京的观众观看电影。


你一定要去看一看。






晚祷时刻: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坎,而我们却能在这坎上走。



??点击原文链接,也可以报名参加观影会。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