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社旗县概述(二)

社旗县概述(二)

关键词:社旗,社旗县,赊店镇,社旗介绍,社旗概述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社旗县志办公室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heq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60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珍珠小麦,唐庄藕,陌陂三粉,小磨油”为社旗四大土特产。“珍珠小麦”颗粒饱满,浑圆若珠.因产于桥头镇珍珠河畔而得名。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6.2%。且旨有s种以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维生京E.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防止人体衰老的高级营养食品。“唐庄藕”。俗称白莲,产于素有“莲乡”之称的唐庄乡。其形态丰美,皮薄肉厚.晶莹如玉,香脆似梨。不骨生调熟制,隔夜色泽刁;变;无论切削刮剁,藕断丝却不连。据髓曾为清宫御膳用菜。“三粉”,乃粉条、粉面、粉皮之简称。主要产区集中在陌陂、下洼、郝寨3个乡,尤以陌陂为最。粉丽细如奶粉,白似霜雪,滑若凝脂;粉皮薄如宣纸,形似五盘.亮同银铂,粉条长如纱线,细若发丝,韧似蹄筋。既是四季常备之菜食.又是会宴亲朋之佳肴。”小磨油”系麻油的…种,在调味晶中列五味之首。油质清彻透明.色泽淡棕泛黄。于清淡处藏真味.绵软爽口透清香。上述土特产品,遐迩闻名,畅销中外。
    社旗历史悠久,据已发掘的3处文化遗址表明:上溯远古,先民们已在这早聚居生活。他们用石犁、石斧开发和耕耘着新石器时代汉水上游的灿烂文化。星移斗转,沧桑巨变。社旗归属,历经变迁;周为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时属韩,秦时属南阳郡,三国时属荆州,隋时复属南阳郡.唐时属唐州.五代十国时属泌州,宋、元、明、清历代隶属南阳府辖。
    县城所在地赊旗镇于明朝末叶已在潘、赵二河溃流文汇之地,形成“四方客贯兴贩之墟”。相传,其镇名因后人垂念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师推莽”而得。延至清代,社旗乃假潘、唐河运之忧,赖官道通畅之便,成为北通汴洛之动脉,南达襄汉之津渡,东衢闽越之喉塞,西连山陕之要道。南船北马,商贾云集。豫南巨镇,应运而生。鼎盛时期.当数乾隆、嘉庆年间,镇内流动人口多达10万余人。时四方陆路,车如流水;潘唐河道,船似游龙。2l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s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500多商号总集百货经济繁荣,72遭街分行划市相聚经营。生意兴隆,赋税增收。据《南阳府志》记载:“乾隆、嘉庆中置巡检司,设营汛,咸丰军兴榷关,其市岁税常ETS'。同治六年(1867年),商旅大贾在镇北2公里处潘唐河道上修建石桥一座,沟通了汴洛至襄汉的陆路通道,水运不畅。商船日减。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受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对中国的波及和骷响,交通结构发生了变化,水运渐被陆运所取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基于京汉铁路的通车和潘唐河水流量的减少,使赊旗镇商旅骤减,经济日衰。尤其自清末之后.由于帝国主义掠夺,军阀争战,奸商盘剥,政苛赋重,使这个素有“天下店,数赊店”之佳誉的商业巨镇,至建国前夕已濒临败落。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F,萧条古镇开始复苏。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1965年赊旗经济出现厂建国以来的昌盛时期。经济的发展.强烈要求行政体制与之相适应。鉴于赊旗地处南、唐、方、泌4县接合部.析置为县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宛东数卜万人民的迫l刀愿望。是年11月¨门。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9次会议通过设立赊旗县。将原南阳、唐河、方城、泌阳4县各一部划属建县。县政府驻地赊旗镇-谐原赊旗之音,寓社会主义之意,定名为社旗县。箔5区l镇,1966年10月檄区、镇,则山9个公社;1975年6月又划为17个公社、1个镇;1983年4月政体设置发生变革。撤公社为乡。现辖4镇14乡,210个村委会,2。589个村(居)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1,213个自然村。
    县境内多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白、蒙、苗、羌、壮、藏、京、高山、拉枯、土家、布依、纳西等14个民族.散居在全县18个乡、镇。他们和睦相处,亲如手足.为振兴社旗经济而携手努力,奋斗不息。社旗人民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自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到建国前夕的近百年间,数以百计的仁人志士,以其血肉之躯.民族之魂,谱写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杜旗作为南阳角子山捻军的战略补给线。曾支持和推动厂这支捻军队伍的发展、壮大。史书记载,1851—1861年间,捻军萧况、王党及张宗禹、姜太林部曾多次转战杜旗,惩治豪强,打富济贫。获豪绅“资财奚止数百力”,使其粮秣得到补给;得四方农民踊跃从戎,使其军威“从此鸱张”。捻军此举,震撼清廷“有诏诘责巡抚英桂.令复奏,英桂乃以失期罪何怀珍(南阳知府)、龙泽厚(陕西延绥总兵)等,摘其顶戴”。1 900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拉开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战幕。社旗人民积极响应,斗争矛头直指恃强逞凶的教会。是年冬.奋起砸毁位于斩龙阁街的福音
教堂,驱逐民愤极大的荚籍牧师孔秉诚。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厂民众力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社旗人民为抵制军阀横征暴敛,抗击土匪烧杀抢掠,自发组织自卫武装力量一“黄枪社”。该社以桥头镇范营为中心,在东西百余里、南北七十余里的地域内结成联防组织,防兵御匪,与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相杭衡,以求褥生存之权力。尽管“黄枪社”组织形式落后,迷信色彩浓重,但它在客观上掩护了冲国共产党社旗地下组织的早期创建恬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南阳特支和豫西南特委曾设在社旗.组织和领导了宛东和攘西南的党的地下斗争:筹划了1928年的唐河暴动,策应/1930年杨虎城部冯钦哉旅的叶县兵暴.掩护了1932年红三军退出洪湖根据地、迂回湘鄂黔的战略转移。在南阳特支和豫西南特委的直接便导下,宛东区秀发动厂颇有瞄响的社:旗牛潮,创办厂传播革命道理的油印刊物《少牛吁户//,组建
    厂以进步牛生勾主的“反帝大同盟”.点燃』·农民革命的火种。猛烈冲占』·国》(
    党反动派住社旗的腐朽统冶
    杭口战争n;}期.札旗  ‘自作为小共山唐县委,由唐方巾心县委的f几关所n:
    地.出色地完成]·此  ‘时期的抗口救亡和打^;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仟)i,亢6
    戍守广·宛膊于津同十会赊镇分会”、“盼镇帐汴同”户会”、“抗日救广古传闭”等
    党的外旧组织.从而讪扒民众.击心抗战.拯国家』:危难.救人民i;水火
    第:·次H内午命战争时期.社以作为豫西南军事重镇.为迎接全田解放.帜
    tU筹建武装力量。、九后绢建;十区十队.配合卜力开啭节命斗争、]]t48年引±F
    旬.我巾原、华4:野战小为组纠襄樊战役.取道汁旗.挥师南下.2:臼包围爿:佯攻
    确[儿威逼南阳。迫仙增援南阳·了敌的国民党张斡兵团东返信阳。张轸兵团寸;仓
    惶回窜途中.扑口在县境的埠l』、兴隆、社旗镇、桥头  ‘线与我设伏部队遭遇.揭
    外/宛东战役的序幕  经过1链戊的激战.毙敌1.;/00令人。余部被围歼i;南阳
    呜刘片  ‘带、  1 918¨‘t;月:㈠.叶l厩嘶战军,4令郎在社旗镇西北1公平处的彰
    籼寨"开会议.Nf九制止j-襄樊战役的作战汁划i社旗人民在宛东和襄樊战惟
    中光荣完成厂升粮支前、护送伤扒、押解俘虏、维护治安和保卫野战军司令郎臼
    脑机关的/r务;升山川q·11月社旗全境的解放做好厂思想、舆论和组织准备。
    历史陶冶着人民.人民刨造着历史,社旗人民以其“民俗之刚劲好义”住近
    食年的单命斗争史卜写下厂光辉的  —页
    中华人民共和同心立后.社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南、唐、方、泌1县委的领廿
    卜,经历』·建回斤的经济恢复.完成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
    入厂全而建没社会上义的历史时期  196㈠卜社旗置县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迅速形成。正当杜旗人民团结奋进。再展宏图之时,历史把我们国家推
    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中。使杜旗经济的发展受到币大损失。粉碎”四
    人帮”之后,社旗经济出现厂新的转机。1979年工农业总产值达ll,086万元‘与
    建县初期的㈠65年相比增长r 1.3倍.尤其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所有
    制结构形式上打破厂单  ‘公有的禁区。开拓了全民、集体、个人三者并存的多种
    经济形式,政治、经济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生产迅速发展.工农业总产值
    1 985年达31.]20万元。与1965年相比增长厂6.5倍。全县国民经济走上厂农、
    柞、牧、副、渔全而发展.』:、商、运,建、服多轮启动的道路。各项工作都以“围绕
    叫化.服务四化”为宗旨,开创r政通人和的新局面。1982一—]985年社旗先后被
国家农林部命名为“棉花·两病’(枯萎病、黄萎病)防治模范县”,被河南省政府、
    武汉军区命名为*扶持退伍军人勤劳致富模范县”、·拥军忧属模范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旗人民的经济命脉。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
    业占?o%左右。建国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亩产不足百斤。建国后,尤其建
    县之后,社旗农业经历了曲线上升、短暂徘徊、飞速发展2个阶段。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农业生产曲线上升的10年。这一时期,农业实行
    丁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继1958年开挖长达近百公里的鸭河灌渠之后,又疏浚
    丁境内河62,兴修了5条引河工程,9座小型一、二类水库,207座堰塘.3,088眼
    机、电井,架设了l,300多公晕长的高、低压线路,使有效灌溉面积由1965年的
    6,856亩上升到1975年的286,950亩,提高了40.9倍。尽管极“左”路线的于扰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建水利工程应发挥的经济效益,但客观上提高了土地的
    抗灾能力,使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76年农业总产值达8.714万元,是
    1965年的2.8借。然而,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的破坏,造成农业生产畸
    形发展,呈现出“高投资,中产量,低分配”的恶性循环。农民生活长期处于“一年
    红薯半年粮”的贫困状态。
    粉碎“四人帮”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由于…一大二公”的生产体制l
    经到了濒临解体的地步,它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出现了3年徘
    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经济率先改革。1980‘y在全县范围内普遍
    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这种新型的生产体制,使广
    大农民从“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劳动积极性得到了发挥,聪明才智得到了施
    展。因此,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乡镇企业都登上了新的台阶。1985年农业总
    产值达22,091万元,比1979年的?,826万元增长1.82倍,比1965年的3。498
    万元增长5.3倍;小麦总产19,601万公斤,比1979年的7,105万公斤增长I.76
    倍,单产居全省之冠;皮棉总产683.5万公斤,比1979年的343万公斤增长1
    倍;油料总产l,177万公斤,比1979年的327.5万公斤增长2.6倍;大牲畜存栏
    数为11.1万头,比1979年的5.9万头增长1倍;生猪存栏14.3万头,比1979
    年的10.2万头,增长O.4倍,水产28.S5万公斤,比1979年的5.05万公斤增长
    4.7倍‘农业机械总动力为91,207马力,比1979年的69,992马力增长o.3倍;
    植树造林3.1万亩,比1979年的0.2万亩增长15倍;林木蓄积量30.5万立方
    米,比1979年的17万立方米增长o.8倍。随着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逐步落
    实和联产计酬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各种形式的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如
    同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两户一体”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经济开始由自然经济向
    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构画出了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广
    阔前景。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462553554 传真: 邮箱:13462553554#163.com
地址:社旗县金开电子商务产业园 邮编:473300
Copyright © 2004-2024 社旗在线网络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